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公告
    • 電子報
  • 青春舞鶴
    • WOO-HOO 傳愛站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2021 計畫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歷年活動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國際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社企文章
    • 社企小品
    • 國際新知
    • 學會出版品
  • 關於學會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 好撒馬利亞人募款計畫

【社創火炬7】社會創業華爾滋

1/15/2017

 
Picture

​社會創業既以社會問題或未服務需求為目標,希望為解決該問題而設計創新的產品、開發未被啟發的市場,社會問題因此便是創業者最大的挑戰。創業者首先需要看到問題,深深了解該問題的形成與造成的痛苦,進而產生使命感,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創新與資源整合管理。

Guclu, Dees & Anderson(2002)便認為,社會創業主要分為 2 階段:第一階段是「發願」,重點在於要求創業者累積社會(區)經驗、體認社會需求,並在體驗過程中設法取得社會資源,幫助創業者邀集欲推動社會變革的組織團隊;第二階段是「發展獲利機會」,創業者將社會心願轉換為「實踐社會價值」的作業系統,設計出能面對問題又能商業化的發展策略與經營模式,此階段特別重視:(1)具體的經營理念與作業系統;(2)解決社會需求的社會資源組合。

「社會」「創業」的雙人舞
呼應前述 2 階段的社會(區)創業重點行為,根據自己多年來觀察與陪伴創業案例的心得,我也歸納出解決社區(群)問題的一些重點要訣。
社會創業家一般都不是抱著創業的心思進入社區,大多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喜歡這裡或對這裡有使命感」,才逐漸從生活或使命實踐中,找到眾人具體的未來方向,勾勒出構想。
而這樣的社會(區)參與,讓參與者融入目標族群的生活場域,唯有在他們的「社會」(society)中獲取最原始的經驗,才能體會真實的問題原委;唯有爭取在地人的信任,才能取得他們的支持與參與。
我依據自己輔導社區創業者的經驗,大致需要以下的創業過程,但在過程中必須時時注意自己是否理解社區、與社區成員的信任與關懷關係,以及是否擁有社區成員支持與參與。
Picture

這是一首創業舞步,隨時都需要與社區(會)維持心念相通的「與社會共舞」:
1. 進入社會(區),建立在地人脈關係,深切體會問題本質
2. 剖析社會問題,包括: 
(1)問題形成的歷史演進(時間縱向分析)
(2)影響問題解決的團體或成員(利益群體分析)
3. 劃定可以解決的問題範圍與解決構想,與社區夥伴共商服務作業(社會產品)
4. 盤點在地資源(尤其是未被發揮的實體與無形資源),與社區夥伴創想其潛在價值
5. 結合在地資源(人力、物產、屋舍環境、文化等)與創業者的專業資源,設計可以商業化的創新產品(商業產品)
6. 構思商業產品與社會產品間的互助與資源共享關係,創造經營作業效率
7. 徵求社區(群)主要成員的支持,邀請社區資源與外部支持的資源投入,評估創業團隊的能力與限制
8. 撰擬創業計畫,據以整合團隊有關「社會對象與目標-社會服務-商業經營-資源組合-組織與籌備計畫」的整體構想
9. 進駐社區,緩步展開社區關係與人脈建構,爭取社區民眾的理解與信任 
10. 先展開社會服務工作,試量社區反應,在多數人有好感的情況下,試著加入商業產品與財務收入經營
11. 提升商業產品品質與展開市場行銷(一般以社群、口碑行銷為主)的能力
12. 開放社區範圍界線,邀請外部顧客加入社區體驗,甚至社會服務工作
13. 開放組織資訊,邀請社區成員加入經營決策,維持商業行為與社區產能均衡,增近組織與社區利益分享
​

Picture

在社會創業的過程中,必須與社區成員保持密切的互信與互助關係,一來藉由他們的資訊,深入且正確的掌握在地問題的本質,再者後續的在地創業工作,絕對需要他們的理念支持甚至行動參與。因此重要的不是創業的創意(多數時候不見得多有創新),而是在地支持的群眾基礎。

不可諱言,社區(會)事務往往是模糊多變的,任何時候隨著社群或社區內部的人群結構與社會主體意識變動、外部利益干擾、團隊成員心意持久性的變化,創業團隊與問題本質兩邊,都會有難以預估的改變。此時,如同雙人華爾滋的曼妙舞步,創業者與服務的社區就是雙人舞者,必須彼此了解與心意相通,才能舞出有真實性、可行的計畫。

培養社會創業共舞的默契
社會創業建立社區關係,除了要投入社區將自己視為「社區人」,也需要學習在商業創業領域中還很陌生的「社會資本」觀念。

所謂的社會資本就是建立在:以「人」為中心所衍伸的實體與文化等「非財務資源」,包括:(1)既有的資源:在地工作人力、物產、屋舍狀況、自然與人文環境、文化特色等;(2)新建人際資源:社區合夥(作)者的支持與信任、鄰里關係、社群推薦、上下游業者的理念結合、志工與財物、知識的支援等。

不能體認到創業者就是社區的一員,不理解社會資本的存在與意義,不願真誠的用行動建立社會關係,這樣的社區(群)創業行為,只會是外來投資者使用資金購買在地資源,用自己的技術與商業理念,建立一種不在乎在地人感受、不需社區人參與及分享的孤立經營體。這種情形下的創業者與社區的關係,只是利用在地創造私有財富的非共利關係,不是「結合在地資源與外部智慧,解決地方問題」的在地事業。

除了共舞,也要永續生活
一個能夠善用自身資源,加上後續的創新創想,為社區量身訂做「既能服務社區,又要創造經濟價值,還兼顧環境生態維護」的在地創業與社區改善行動,不應該僅只是創業而已。它應該是「社區自立」、「經濟民主」、「大社會(big society)基石」,是「社會生態多樣性」。因此本文的結語,必須將讀者閱讀時被導引的創業認知,最終再延伸至「社區創業的目標」──永續均富共生的社會(society)。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社會創業家必須時時謹記:你的創業除了解決在地問題與經濟自主,還應有更高的社會理想融入社會行動中──
1. 深入社區生活底蘊,弘揚體現社會文化。
2. 與在地人共同創作,培養在地團隊的不綴弦歌。
3. 在地問題在地方案,走出地方特色,匯集成社會生態。
4. 在地耗用財資源利用,應思考如何培養出可接續的新創資材。 
進入社區在地創業,改善社區也養活自己,會讓你更喜愛自己的「新故鄉」。

評論已關閉。

    社企文章

    發現社會問題,
    找到解決方法,
    走向長遠目標。

    月份

    九月 2018
    五月 2018
    三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四月 2016

    分類

    ​翻譯文章

    全部
    好書分享
    社企洞見·商業生態
    社企洞見·商業生態
    社創火炬
    社會吠話
    社會小鋼炮

    widget @ surfing-waves.com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Ash Crestfelt, blondinrikard, theglobalpanorama, snre, veveru, mikecogh, USEmbassyPhnomPenh, Orange County Archives, Never Edit, AK Rockefeller, places_lost, TimOve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公告
    • 電子報
  • 青春舞鶴
    • WOO-HOO 傳愛站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2021 計畫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歷年活動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國際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社企文章
    • 社企小品
    • 國際新知
    • 學會出版品
  • 關於學會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 好撒馬利亞人募款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