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摘-地方創生:觀光、特產、地方品牌的28則生存智慧
作者:木下齊(2016)
譯者:張佩瑩譯(2018)
出版社:遠足文化(新北市)
一、地方創生應定位為「事業」
由於地方經濟多仰賴地方商業組織(商店),其經營者對自己的利益極為保護,甚至以垃圾量判斷其他商家生意是否興隆,故經營者往往對於地方事務呈現事不關自的態度,因此想要借地方創生的方式活化社區經濟,必須想辦法讓地方“經濟團體”願意參與地方創生相關方案,而這關鍵在於是否有“利益”可言。在商言商,所謂辦法就是要讓商業組織 “有利可圖”,在此所提利益並非給予錢財,而是藉由活動、事件讓地方商店動起來,如作者高中時代藉由回收讓商家動起來,另外,地方創生事業必須靠自己轉錢,不能靠政府補助金,且必須以「民間主導、行政參與」方式進行。
二、事業項目的選擇
地方創生在決定事業項目前,首先要認識 “自己地方面臨的問題為何?” 以及 “做其他地方沒有,只有自己的地方能做的事” 的兩項主要觀點挑選事業項目,若單純想藉由參訪擁有大型開發案的地方或因靈活運用補助金而成為話題的地方,在沒有正視自己的地方條件與在此條件下可以做的事,這類的參訪是無法提供任何靈感。
對於民間執行團隊而言,選出事業項目不代表一定會成功,項目啟動初期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人力與資金。方案執行前必須討論 “每個星期可出多少力”、 “能為這項事業出資多少” 等現實問題,因為只有在現實的考量下,地方創生的項目才有存活的機會。
由於地方經濟多仰賴地方商業組織(商店),其經營者對自己的利益極為保護,甚至以垃圾量判斷其他商家生意是否興隆,故經營者往往對於地方事務呈現事不關自的態度,因此想要借地方創生的方式活化社區經濟,必須想辦法讓地方“經濟團體”願意參與地方創生相關方案,而這關鍵在於是否有“利益”可言。在商言商,所謂辦法就是要讓商業組織 “有利可圖”,在此所提利益並非給予錢財,而是藉由活動、事件讓地方商店動起來,如作者高中時代藉由回收讓商家動起來,另外,地方創生事業必須靠自己轉錢,不能靠政府補助金,且必須以「民間主導、行政參與」方式進行。
二、事業項目的選擇
地方創生在決定事業項目前,首先要認識 “自己地方面臨的問題為何?” 以及 “做其他地方沒有,只有自己的地方能做的事” 的兩項主要觀點挑選事業項目,若單純想藉由參訪擁有大型開發案的地方或因靈活運用補助金而成為話題的地方,在沒有正視自己的地方條件與在此條件下可以做的事,這類的參訪是無法提供任何靈感。
對於民間執行團隊而言,選出事業項目不代表一定會成功,項目啟動初期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人力與資金。方案執行前必須討論 “每個星期可出多少力”、 “能為這項事業出資多少” 等現實問題,因為只有在現實的考量下,地方創生的項目才有存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