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社會小鋼炮9】重建鄉村「生活經濟」的社區創業

11/27/2016

 
Picture
​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與鄉村宿命
工業革命的機械化生產,取代了傳統村落的家庭式、祖傳手工藝與日常食物用品的生產方式。因為大量化生產,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也因為標準化作業程序,要求勞工一致化的工作與生活作息,於是工人就必須走出農村,以工廠為生活中心。當工廠進一步擴大或集中成為工業區,愈來愈多的事業員工聚集,就形成以工業為生活重心的工商都市。
一方面因為農村人口的流失,致使區域化的消費市場萎縮,加上工業產品品質精密與穩定,生產成本又較低,科學基礎的工藝不斷提升,原本依附在社區的傳統工藝與家庭企業便無力競爭而逐漸消失。
機械生產、生產組織資本化、國際市場擴張,以及都市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相連現象,沒有人否認這種有效率產銷的必然趨勢。但不容忽視的是,這個國際性經濟演進的背後所必然產生的代價與機會成本,也是廣大鄉村要承擔的:人口外流、老化、鄉村經濟蕭條、傳統工藝流失、族群生活特色消退(建築、歷史記憶、生活方式等)。
​當都市變得擁擠、生活環境惡劣、工業食物發生危機、新就業青年收入不足以支撐生活消費、失業者無法再於都市中獲取工作機會時,我們才倏然發現「孕育都市的鄉村」其存在與重要。
 
鄉村被封藏的寶:下一個經濟發展機會
直到有人基於關心或懷舊,走進一般人不認為該重視,或普遍接受都市化宿命的鄉村,用不一樣的眼神,審視鄉村久被遺棄、忽略的點點滴滴,才發現這裡的山水與空曠環境、人性化的住屋院落、未被知曉的前人事蹟與文史典故、傳統技藝與手工產品、社區老人與留鄉青年的工作需求、低廉的生活消費與經營支出等條件。具有人文與創意思維、秉持即興設計(bricolage)能力的人,發覺這裡是「傳統工藝、小型生產、在地資源價值開發的微型創業」或「環境、文化、休閒、生態、工藝、生活藝術的創意型創業」的美好空間。
這些久被忽略的大地資源與社區人文,猶如形形色色的觀賞石,就看欣賞者如何利用自己以人文為主的創想,創造出以在地為基礎、能夠為在地人所用,同時又能吸引外部消費力的鄉村事業。當然,我們希望這些重現鄉村光華的創業者,能維護或復育在地生態,發揚在地特色與文化原味,打造永續化社區經濟與生活模式。
學術上,我們稱這種源自於關懷鄉村,以村民生活人文與環境資源為材料,謹守社區與生態維護的創業行為,稱為「社區創業」(community entrepreneurship),他們為鄉村創造的地區性經濟狀態,則稱為「社區經濟」(community economy)。
Picture
辨識社區資源的價值潛力
古人形容對藝術的欣賞,如橫看成山側成嶺、見山是山不是山(禪悟的境界了),都顯示了一些具有人文偏好與創新不隨俗的人,來到久違的鄉村,同樣的環境物質與文化精神,到了不同人的眼中,有人搖頭嘆息、有人睜大眼睛喜悅莫名、有人木然無感來了又去。其中,難免有些人是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沒有感受到的價值潛力。這種價值不像工業機具或豪宅房舍等形之於外,鄉村資源多是外表陳舊殘破,環境荒置無序,唯有具備人文與藝術心態的人,才能用穿透外表的銳眼看到它的未來,知道如何做一些處理,展現其新價值。
 
任何人都有的想像,投射在被荒廢的事物上,就會產生改變
我走過國內外許多偏遠鄉村,聆聽許多在鄉創業者(青中老都有)的創業動機,感受到他們對在地資源的解讀是積極的,對在地事業的構想是創造性的。例如以下在鄉村隨處可見的事物現象,你不妨也閉上眼,用自己的心領會一下,試試看自己的想像,是否也能創想出別有心裁的價值。

  • 大片的農地,其上或有或無的農作植栽。
  • 散落村邊道路久無人居的農舍、農倉、農具,依稀可見的堂號與門欄。
  • 留居村內仍堅持小型農作的農友,曝曬處理新收的作物。
  • 跟村民泡茶聊天,才知道這裡的名人軼事與農友們的心事。
  • 附近的山水景觀、蛙鳴鳥叫、蝶影螢舞,讓你驚豔的都市之無。
  • 品嘗到小店裡的菜餚、農家的手藝、正統醃製的老味覺。
  • 村落族群所擁有的生活形式、習俗、用品、狩獵技巧、石頭屋舍。
  • 讓你流連忘情的廟宇或居家廊簷雕塑、繪畫、雕像、碑坊。
  • 令人驚訝的傳統手藝所製作的食材,原來麻油、豆腐、蜂蜜、醬菜、柿子餅、龍眼乾、掃把、竹籠、浴桶、蜜餞…是這樣來的。
 
沒錯,好多好多我們曾經熟悉或聽說的事物,仍然真的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我非常興奮雀躍(當然也有人沒感覺),相信也有許多人會跟我一樣充滿好奇,願意將這裡列為他們的休閒消費目標。
 
謹慎拿捏商業化的鄉村轉變
社區(會)創業不同於科技基礎的創業,前者的起心動念源自於對社會(區)事務的關懷,利用人性的想像思維創造價值,並樂於與社區、環境分享(否則會演變成社區分離,社區新事業也經營不下去)。科技創業源自於技術開發創造的新產品,利用機械生產力設備的大量與標準化生產優勢,創造股東獨享的利潤。
鄉間閒置的資源,猶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在貧窮海邊仍保有的、碩大肥美的海鮮,總有人會拂去掩蓋已久的灰塵,展露出它應有的價值。
但是,外來創業者永遠要謹記:我們必須尊重在地社區的恬適生活,必須自我設限,承認這裡的地理條件可承受的產出能量。我們應該讓村民參與經營,分享經濟的果實;我們必須保持自然與文化環境的安全;讓消費者學習尊重與融入社區的心態。
想像力的創價空間可能無限,但使用資源的態度卻很明確,永遠是「經濟、社會、環境的均衡發展」。
「社區創業」就是與社區分享的責任型文化創意事業。

評論已關閉。

    社企文章

    發現社會問題,
    找到解決方法,
    走向長遠目標。

    月份

    三月 2021
    九月 2018
    五月 2018
    三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四月 2016

    分類

    ​翻譯文章

    全部
    好書分享
    社企洞見·商業生態
    社企洞見·商業生態
    社創火炬
    社會吠話
    社會小鋼炮

    widget @ surfing-waves.com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Ash Crestfelt, blondinrikard, theglobalpanorama, snre, veveru, mikecogh, USEmbassyPhnomPenh, Orange County Archives, Never Edit, AK Rockefeller, places_lost, TimOve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