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將會有來自香港、深圳、印尼雅加達等國際學者的發表,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的交流,讓身處不同環境、不同文化的社企研究者們,可以從不同思考角度,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多元觀點,發掘社會企業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活動議程
活動時間: 2017-10-28(六) 09:00~17:00 (GMT+8)
活動地點: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輔仁大學濟時樓九樓(濟時樓圖書館))
論文發表名單
Do Manh Hoang(杜孟煌)│OVERVIEW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洪緯典│認證為B型企業之因素 ─ 企業家導向與組織變革的觀點
劉定焜│金融與非金融業之企業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
李宗模│探討倫理市場中企業之行銷策略
陳孟敏│群眾回饋之行動地圖工具於社區發展、資源調查與災防地圖之應用
俞祖成│日本社會企業:起源動因、內涵嬗變與行動框架
陳慧如│「社會創業精神論述:聚合或分歧?」跨領域的對話
林文儀│The emergence of government-led social enterprise in China: A case study in Guangdong Province
鄭雯文│建構環境教育之執行績效指標 ─ 以台南水雉教育園區教育訓練為例
林美蘭│社會企業教育應培養之技能、知識與態度
桂香梅│Getting low-carbon governance right and a micro-macro model of its formation
賴丞彥│社會企業從業人員之快樂成因探討
陳紀堯│探討社會資本於企業發展中所扮演之角色 ─ 以提供醫療照護之公司為例
蔡青逸│運用修正式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建構台灣社會企業績效評估指標
曾昱彰│群眾集資中的社會資本、社會交換及價值創造
林慧音│探究返鄉青年在農村社區創業的經驗:結構理論的觀點
林龍森│企業型基金會進行社區據點聽力照顧成效之研究 ─ 以「財團法人華科事業 群慈善基金會」為例
李昆穎│基金會帶動企業南向為基礎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策略 ─ 以中租青年展望基金會為例
葛揚漢│泰國倫理維度與旅遊業的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
葛揚漢│菲律賓社區型社會企業發展與模式之研究
陳川正│弱勢族群的微型開創中的「認同」與「生活世界」 ─ 以小吃創業聯盟與課業輔導的部落媽媽為例
楊祥鑫│庇護工場社會企業化探討 ─ 以喜憨兒與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吳玟樺│非營利組織內部創業之研究 ─ 以社團法人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為例
范俊銘│非營利組織的全球化公司治理 — 以財團法人地方召會為探討
張昭雅│服務主導之社區經濟 ─ 以日本大阪 「北芝社區」為例
楊孟芸│社區自主營運之研究分析-以宜蘭縣內城社區與台南市仕安社區為例
Aries Heru Prasetyo (林中山)│Why they quit of membership? An ethnographic decision model on Credit Union
羅 偉│Knowledge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輔仁大學企管系
協辦單位: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社會企業學術論壇
我們以「社創無國界 boundless society」為2017論壇主題,期望打破現有國家社會框架跨界到更大的社會資源。 一般社會企業大多被賦予期待 「運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台灣的社會問題規模不容易產生市場規模效益,但卻有卓越的面對問題與管理營運的經驗,而本學會所提倡的國際社會企業理念則兼顧未來性與前瞻性,為整個台灣社會企業領域開創新的契機。本次座談將邀請國內從事「國際型社會公益」、「跨國界社會企業」的組織以及國際社會參與之實踐家們分享相關經驗,在各國行動觀察分享對談中,除了讓與會者激盪出更多合作的可能外,也讓相關實踐家有機會將國內外社會資源結合於國際社會企業經營實務之中。
1.我們在國際社會做什麼?─邀請國內國際型社會公益創辦人們分享自身的經營實務經驗。.
台灣有出口許多東西,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長胡哲生表示,我們也可以出口關懷,對於其他的國家,我們不妨將經驗和知識出口。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於11月26號,在松山文創園區的創作者工廠舉辦「社創無國界Boundless Society 」的活動。現場共邀請十二組在國外服務的機構來分享自己的經驗。
http://xn--step30-9o7ia492g4iai4iza864nqx9gefe.org/、Glocal Action、光原社會企業、棉樂悅事工作坊分享。
Step30.org的副秘書長楊怡庭這次分享是愛女孩計畫。她表示在非洲衛生棉對於女性是一種奢侈品,因此致力推動此計畫,提供布衛生棉製作指導與贊助供應。
glocal action 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的秘書長賴樹盛,表示「失學」在台灣是名詞,但在那裡是生活。他在活動中分享在泰緬邊境推動改善移工社區的兒童教育。
光原社會企業的創辦人王鵬超分享他在菲律賓的經驗。有沒有錢不是重點,他表示要如何讓其他人能看的起他們比較重要。
上午上半場的最後一位分享者,是由棉樂悅事工作坊創辦人林念慈帶來。在尼泊爾和當地農場合作創立布衛生棉工作坊,讓更多的當地人能更重視女性為主的問題並改善。
2.聽:我們的心境!─邀請國際社會參與之實踐家行動觀察的經驗。
「聽:我們的心境」,共邀請了八組分為上午和下午。上午的四組分享者分別帶來自己在印尼亞齊、大陸香格里拉、越南北寧以及菲律賓的巴岡阿位的所見及體悟,分享他們如何將經驗帶去,而當中又遇到些甚麼困難。當中前往印尼亞齊的袁健馨表示,在提供當地農民小額資金貸款的計畫中,實踐了參與、連結、共善和對話,共善也是社企的精神之一。
下午場接續「聽:我們的心境」,另外四組的分享者分別帶來泰北的改善用水計畫、日本大阪的北芝社區的社區貨幣、東非烏干達和史瓦濟蘭的知識傳遞計畫。以服務為核心的社企計畫,參與本身就是一場學習。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長胡哲生,在下午也分享他的國際參與計畫,和學會明年或未來努力的方向。他表示台灣的農業很厲害,而很多國家正處於早期台灣的狀態,不妨將知識和經驗出口,也出口關懷。這次的分享會更邀請到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副執行長林昭宏,他介紹了台灣的NGO國際方面的許多現況,更於分享會最後的問答時間和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解答來賓的問題。
3.明年的國際腳步 ─邀請社企學者發表相關研究。
4.國際社會需要我們 ─邀請產官學界綜合交流對談。
◆ 日期
國際論壇:11/26(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
策展:11/24(五) ~ 12/5(三),自由參觀 逢週一休展。
◆ 地點
國際論壇:松菸創作者工廠-自由廣場。
策展:松菸133號合作社(110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