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貢獻獎
教育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人都應當享有同等的學習權益。對視障者而言,閱讀一本書籍比一般人更吃力且資源極少,本團隊為了提供視障學習與職能訓練的教育資源而設計『觸覺學習輔助工具系統Tactile』。系統使用AI機器學習、圖像處理、雲端計算、自然語言處理和3D模組重建等技術來產出不同類型的觸覺物件,讓使用者透過線上編輯平台與全流程圖文轉換流程達到省時、省力、循環經濟及客製化的教材。 其輸出可生成STL及其他3D列印的檔案以結合不同裝置產出觸覺材料。
社會行動力獎
我們期許藉由好看、好聽的影音娛樂,成為「台灣第一個公益影音新媒體」,將流量轉換成社會影響力,讓台灣每個角落的聲音都能被聽到,讓資源都能夠順利傳遞到需要的人手中,完成我們的「新故事運動」。
有鑒於公益影片往往開門見山地講述社會議題、以及需要的幫助,在第一時間容易讓人感到有壓力並退卻。在實際造訪社福團體之後,我們發現有非常多中小型社福團體需要更多的聲量,因此我們思索將議題呈現方式轉換成更吸引人的形式,讓人能夠在享受娛樂之餘,也能夠接觸到需要關心的議題。
創業擘劃獎
讓吃下每一口都在累積健康資本interWellness從企業ESG角度切入,與公司配合,透過飲食友善平臺,提供有飲食限制的上班族適合的午餐,讓減重、增肌減脂和糖尿病控制的飲食計畫有效開展。希望透過飲食友善平臺提供「飲食篩選」、「飲食日記」、「社群」、「健檢服務」等功能的串連給慢性病友和亞健康族群,讓外食生活更加豐富且方便。我們目前已經透過午餐的安排服務了一些減重、增肌減脂和糖尿病友的夥伴。
資源整合獎
我們是一處友善匯集處,引起更多漣漪,讓消費者透過品嚐、購買、體驗的過程,對土地多一份認同感,凝聚公民力量,留下良善的體驗與實踐,每一次消費都能立即的為未來投票。以在地食材做為媒介,餐廳為基地,透過職人講座或手作課程,擴大場域周邊的經濟效益,推廣環境友善理念。在各地有不一樣的模式,觀察在地特色,蒐集當地當季食材並且設計專屬菜單,培訓企劃人員,全台灣城鄉鎮都可以有自己的食育。地方文化可以透過品牌傳遞,品牌甚至可以讓居民們共享共同經營,一起支持,才能走得遠。
社會永續獎
來自花蓮偏鄉,裡外都有故事的蔬食箱計劃。除了看見弱勢家庭照顧者撐起家計的努力,我們更看見從他們身上散發的志氣與價值;然而受到疫情的衝擊,毫無承擔社會風險能力的弱勢家庭生活頓時陷入困境,為陪伴弱勢家庭能靠自己的能力、優勢,能重新站起來,2021年4月我們成立了「蒔煦」平台,開始了我們在花蓮的社會創業,整合花蓮北區務農的弱勢家庭,以葉子包裝蔬果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垃圾,打造一款最綠、最有愛的「無塑圓夢蔬食箱」,協助弱勢家庭銷售撐起家計。
社會創新獎
讓移工來台能安心就業、方便地使用來自社會各方的資源。有這麼一群東南亞的移工,他們必須得面對非法仲介、超時加班、儲匯詐騙、惡劣的工作環境...移工需要查詢、問同鄉或同事,或是需要跑好幾趟公部門,又或者需要尋求聽不懂的社福團體的幫助...。若能以線上、快速地用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收集能用到的資源、可以尋求幫助的管道,讓移工來台工作能有更友善、更方便使用的求助管道,全台各地的移工都能享受到多元的服務、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都能獲得需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