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part 1
*繭裹子:用文化讓世界說台灣話
*棉樂悅事:用心手做,布衛生棉
*CAMGOLDIA: 由助學開始的有機棕櫚糖開發
part 2
新台灣人
*四方文創:解放?讓被壓迫者能自己說話
*南洋台灣姐妹會:翻轉觀念,我們要更開心有更多人來台灣,這些移民是資產
*至善:協助原住民作要一直下去的事,如尋找一條回家的路
part 3
國際金融業者支持與社會創業
*光原:MONEY IS THE LAST. (我們繳了很多學費才知道)
*大智文創:I sell the big issue for myself.(一個啟發)
*馬拉音樂: 他看不見,但他做的事情你都看見。
*愛一家親:真材實料,拿出純樸的心做事,用良心、良品、良善的競爭。
*星展:期待越來越多人加入社會企業
Day 2
part 1
專題演講: 樂施會H.K Stanley So
從現在起《working togerther,we can make different》
part 2
國際社會互利與社會創業網路
畢嘉士基金會:周文珍執行長
*國內-從台灣人口的改變,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服務機會??
*國外-是國際合作不是援助。思考何時退場,幫助他們可自己自足。
part 3
國際社會企業
*北越農村用水:海外服務要瞭解在地化的重要性。
*慢飛兒: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然。
*黑暗對話:讓[需要被幫助的人]到[幫助人]的角色轉化。
*Wake微客:社區自ㄐㄩㄝˊ ? 1. 自覺:覺醒。2.自決:自己可以決定。
國合會: 熱情只是一個起點:要堅持,要有方法,要合作等………才能一直下去。
part 4
news
聯合報:政府與企業投資,委託非營利組織幫助邊緣青少,更能提昇社企影響力。(韓國代表)
八組社企與參加夥伴齊分享與交流,散播社企種子。
感謝所有與會的夥伴,地球有您們真好。
看見為你縫製衣服的那雙手
全文:
喜馬拉雅山腳下縫製的環保衛生棉、柬埔寨的有機棕櫚糖、印尼的動物眼造型枕,三個年輕的團隊透過公平貿易的精神,讓異國的弱勢婦女透過溝通設計出討喜的商品,販售成果則用來改善當地婦女的困境。
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繭裹設計創辦人楊士翔與有機棕櫚糖創辦人王銘峰,昨天在第六屆社會企業國際論壇,以國際創業為主題,分享創業故事。
林念慈在尼泊爾擔任國際志工時,發現當地人認為婦女生理期間是不潔的,必須離家到茅草屋獨居七天以上,當地報紙還曾報導婦女因此被老虎吃掉,她因此決定在當地推廣衛生教育,改變錯誤觀念。
在推廣衛教過程,有任職美商寶僑的朋友捐贈她一批衛生棉,但林念慈心想,衛生棉用過即丟,價格高昂,無法解決當地婦女的問題。她學習製作環保衛生棉,並以此創業,讓當地五位婦女有了工作,衛生棉後來開始賣觀光客,爭取更多資源。
楊士翔說,去年四月孟加拉市區大樓裡的血汗成衣廠倒塌,許多孩童喪生,「我們每個人都穿衣服,卻從來不知道衣服是誰作的」,繭裹子因此舉辦公平貿易時尚秀,讓縫紉師、手作者都被看見,消費者可以更了解手作商品的價值。繭裹子在迪化街等地,已經有四個店面。
楊士翔希望「用文化讓世界說台灣話」,把台灣消費者喜歡的福相、可愛等元素,透過設計與圖片,由印尼婦女作成可愛的娃娃、動物眼枕等,再帶回台灣銷售。
王銘峰幫柬埔寨的棕櫚糖送到法國申請有機認證,再設計棕櫚葉編織的外包裝,提升價值。他說,希望未來擴大營業能力,把獲利回饋到當地學童的教育資源上。
【聯合報╱記者黃昭勇/台北報導】
2014.11.02 02:41 a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38743.shtml
繭裹子 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 棉樂悅事工坊 CAMGOLDIA 有機棕櫚糖 小食糖 Sugar Bistro
韓國將發行社企債券-韓國SEN總裁李重永
全文:
為了營造有利社會企業經營環境,韓國將發行亞洲第一檔社會企業債券。韓國社會企業網絡總裁李重永昨天表示,首爾市政府也與大宇證券、韓國社會投資機構簽署備忘錄,計畫投入一百五十萬美元委託非營利組織(NPO)改善邊緣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能力。
台灣社會創新創業學會昨起一連兩天舉辦第六屆社會企業國際論壇,李重永在會中指出,韓國二○○七年實施社會企業推廣法,二○一二年再完成「合作社法」的立法,目前則在討論「社會經濟法」,希望整合各部門間資源,建立有利社企生態環境。
李重永表示,目前在大學內,多數只有社工或是管理學系有社會企業的相關課程,但社會企業創新還需要科技、資訊、藝術人才等等,如果有更多的科系教授社企相關課程,就可以擴大影響力。
另外,為營造社企籌資環境,韓國也將引進社會影響力債券,該債券在歐美發展多年,從二○一○年迄今,已有七個國家、執行廿五個投資案,總投資金額逾一億美元。
李重永說,社會影響力債券(Social Impact Bond)是一種金融機制,投資者(通常是政府、慈善基金會或一般企業)支付一個長期的社會服務計畫,例如降低更生人再犯罪率、邊緣學生教育輔導等。投資者初期不用支付全額,如果服務計畫達到預定的效果,投資者再根據效益支付不同百分比的金額,猶如為某項社會計畫發行債券。
輔大社會系主任吳宗昇指出,高盛銀行就擔任紐約市一項更生人服務計畫的債券發行人,結合了公部門、社福團體與投資銀行的角色。但由於太過注重績效的評估,也遭來經費運用在行政流程過高的批評。
他說,這是一種結合政府、NPO與一般企業、投資機構的運作模式,可以讓社企影響力更清晰可見。
【聯合報╱記者黃昭勇/台北報導】
2014.11.02 02:41 a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38740.shtml
高齡的失智與失能問題更嚴重,但也可能成為解決中年失業契機
全文:
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昨指出,偏鄉照護資源稀少,要協助培訓青壯人口成為照護員,解決人力需求 。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愈來愈多,如何養老已成為全國要面對的問題。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指出,協助培訓青壯人口成為照護員,不僅可解決高齡照護需求,也能解決部分的失業問題。
她說,高齡的失智與失能問題更嚴重,但也可能成為解決中年失業的契機。
周文珍昨出席第六屆社會企業國際論壇,以在屏東協助偏鄉解決居家照護的經驗演講。她說,全台灣活得不健康的失能老人有四十六萬人,平均失能餘命有七年;會迷路、無法獨立的失智老人有十三萬人,但僅有近一萬人領到失智症手冊,獲得社會福利資源。
周文珍說,屏東縣偏鄉的照護資源更稀少,平均每百位失智症長者只有一位得到照護。她表示,屏東地區約有五千七百位失智長者,依照目前的社區式照顧服務,僅能服務六十位長者。
周文珍舉例,屏東有八個原住民部落,但現在的老人送餐的服務,卻沒有送到這八個部落。她說,畢嘉士基金會從居家訪視、提供基本生活物資補給到獨家老人的緊急救援等,建立起屏東偏鄉的照護系統。
周文珍表示,透過與政府資源、在地民眾的合作,基金會協助一二六位照服員,照顧了八八○位長者,他們的平均月薪可達兩萬五千元,每年提供的薪資總額超過四千萬元。她說,整合資源、提供照服員合理薪資的居家服務,是一分工作、兩家受益,失智長者與照服員的家庭都獲得照顧。
周文珍說,下一步計畫在南部設立照服員的多層級訓練基地,讓更多的青壯人口能夠投入居家照護的工作。她表示,屏東等偏鄉的高失業率,反而讓轉換工作變得容易,更有機會同時解決長者照護與青壯失業的問題。
畢嘉士,一起做好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40273.shtml
改變消費習性,直接向小農購買,或是透過公平貿易的方式讓小農有合理收益,就能夠改善全球貧窮的問題。
全文:
樂施會教育經理蘇培健昨表示,要結合台灣力量,擴大影響力。
記者黃義書/攝影
消弭飢餓與貧窮,除了援助、捐贈,消費者也可以發揮大力量。香港樂施會教育經理蘇培健(Stanley So)指出,改變消費習性,直接向小農購買,或是透過公平貿易的方式讓小農有合理收益,就能夠改善全球貧窮的問題。
蘇培健昨天應邀在台灣社會創新創業學會舉辦的第六屆社會企業國際論壇演講,他表示,樂施會計畫來台發展,推廣公平貿易與講師訓練等課程,希望結合台灣的能量,擴大影響力。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統計,全球有八點五億飢餓人口,每天攝取熱量不到一千八百卡,平均每九人就有一人飽受飢餓威脅;但其中八成的飢餓人口,卻是提供作物的在地小農。蘇培健說,原因就是全球化下的貿易結構,對小農不公平。
蘇培健分析,全球百分之七十的糧食供給,控制在五百家公司手上,這些跨國企業利用各地資源,提供大量化、低價產品,導致全球約十五億個糧食生產者處於弱勢。
蘇培健指出,要改變這樣的貿易結構,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推廣公平貿易,用契作、長期提供較穩定的收購價格,改善小農收益。蘇培健認為,台灣推廣公平貿易進展緩慢,很大原因是還沒取得國際公平貿易的認證資格,導致台灣廠商的認證費用與時間成本都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40275.shtml
社會企業是要解決社會問題,但不是要解決非營利組織或慈善團體募款不易的財務問題,從解決社會問題中找出經營模式,才能讓社會企業成長。
全文:
iPhone、LV限量包是商業市場的熱門商品。但你知道柬埔寨的熱門商品是什麼嗎?答案是:九歲的雛妓。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創辦人朱永祥指出,貧窮、疾病讓柬埔寨出現許多孤兒,成為人口販子買賣對象,而九歲女孩正是最熱門的商品。
朱永祥昨天在第六屆社會企業國際論壇分享他二○一一年底,赴柬埔寨參與國際志工,拜訪一家愛滋孤兒院。他說,這家愛滋孤兒院經費不足,房東因社區居民恐懼、不了解愛滋病,要求不得出租房屋給孤兒院,愛滋孤兒再次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
朱永祥說,孤兒院的負責人平時教導孩童手工製作背包、皮包等,補貼學費與生活費用。他表示,當時志工團湊了十萬多元,向孤兒院買了手製商品,負責人相當開心,對院童們說「終於有人肯定我們的付出」。
朱永祥因此決定協助孤兒們設計商品,並拿回台灣銷售。從二○一二年迄今的兩年多來,孤兒們靠著雙手,創造了一百五十萬元的銷售額。
朱永祥表示,這一百五十萬元,讓孤兒院在柬埔寨買了一塊地,建立了新家園,比原先租用二樓鐵皮屋的空間大八倍。他說,透過國際合作,可改善柬埔寨孤兒的生活,也讓他興起國際社會創業的念頭。
朱永祥認為,社會企業就是企業,也要有可以持續營運的商業模式,也要繳稅,但更重要的是解決社會問題。他說,微客透過商品設計、網路銷售等,幫助更多柬埔寨等國家的弱勢族群,包括孤兒、弱勢婦女等。
同場與談的慢飛兒庇護工廠創辦人戴耀賽、黑暗對話社企董事長謝邦俊也指出,社會企業是要解決社會問題,但不是要解決非營利組織或慈善團體募款不易的財務問題,從解決社會問題中找出經營模式,才能讓社會企業成長。
【聯合報╱記者黃昭勇/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40274.shtml
微客『拯救童年柬埔寨燦爛起飛計畫』
讓被壓迫者發展自己的語言詞彙去述說世界,是解放的基本條件,「閱讀、寫作與創作可以讓移工、外配得到自由。」
全文:
四方報是台灣第一份以東南亞移工為報導對象的報紙,該報創辦人、現任「唱四方」電視製作人張正指出,未來一年希望在台灣開「東南亞書店」,讓更多在台灣的東南亞朋友可以閱讀,獲得解放。
張正昨天在社會企業國際論壇,與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等人對談,張正說,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一位獲獎的印尼籍看護說,來台兩年沒有過一天休假,藉手機寫作,原本只想讓自己獲得短暫自由,沒想到可以獲獎。
張正引述巴西解放教育學家佛雷勒(Paulo Freire)的話說,讓被壓迫者發展自己的語言詞彙去述說世界,是解放的基本條件,「閱讀、寫作與創作可以讓移工、外配得到自由。」
四方報目前已有越、泰、菲、印尼與柬埔寨文五種版本,明年還計畫發行緬甸文。張正說,台灣有上百個電視台,卻沒有任何一台、任何一小時是為了東南亞的移民作的,他製作唱四方節目,就是要讓東南亞的朋友們發聲、說自己的故事。
從泰國嫁到台灣十年多的邱雅青強調,「外配跟新台灣之子對台灣是資產不是要來分享資源的!」她學會中文後體認,外配需要的是好的學習環境,而非政府補助。南洋台灣姊妹會不但協助外配學習語言、融入文化,還讓外配演講訴說自己走出來的過程,演講費還回捐百分之廿給姊妹會,讓姊妹會可以幫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