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社企咖啡館-靈活多變的社會創業模式】

6/4/2015

 
社企咖啡館靈活多變的社會創業模式

分享人:幸福果食/稻田裡的餐桌計畫 -廖誌汶創辦人
2015/03/18
Picture

2010年開始做的一個計劃叫做「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出發點是挑戰台灣目前現有的農業價值,然後想辦法把年輕人找到農村裡面,但是我們不鼓勵他們種田,我們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去創業,在農村裡面找戰場,因為我們明白一點是,教年輕人種田要從零開始,太慢了,應該來協助地方的產業發展才是一個比較對的面向。
辦活動的時候,有一個妹妹跟我說:「廖大哥你的活動非常的精彩,謝謝你。」我就會想知道(顧客管理嘛),到底我的活動精采在哪裡,請她分享一下,她說:「這活動讓她人生第一次看到長在土裡的蔥」應該有很多人還沒看過,我就覺得很奇怪,活動走過的地方好像沒有經過蔥田耶,然後我問她剛剛是在哪裡看到的,我以為我忽略掉了,她就指旁邊說:「那不是蔥嗎?三星蔥啊!」我說:「妳指的是水稻。」這個笑話還有個第二部。一個人壽公司,他們的員工訓練也想要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講這個笑話給主辦人聽,他說:「怎麼可能!拜託,也太差了吧!」於是我們就真的在三星蔥的蔥田裡面辦活動,到的時候,他的同事就說:「欸!你不是知道蔥嗎?」 「對啊,你看那邊就是蔥啊,那邊都是綠色的。」我就說:「那裡是水稻」。


台灣人對食物這事情的認知度趨近零啊,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但是它是存在的事實,沒關係,事情既然發生了,就有解決的方案,也就有市場的存在,於是這個社會企業就因應而生了在食堂上面教育的方式。我們不會直接威脅消費者:「你們就要多吃台灣的農業」,也不想把農村變的很悲情說「你來幫助農村」,因為事實上是農村幫助你,只是我們不感恩而已。
很多價值其實是可以被挑戰的。你看那裡農民所種─那是私人的土地,你看它的美景、享受它的狀態,可是你們並沒有付出對等的代價,所以我們提出這個想像出來。我們有一個方法、有一個策略去實施這件事情,主軸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我們要帶人去鄉下去認識這個產業,我們有一個叫做「夢行者計畫」是跟我們下鄉去,去個三十天,真的去認識那邊的產業。那產業可能不是單純的農業,他是一、二級的,甚至是三級都有。


Picture
這個LOGO是我們的一個形象,一個行動藝術的觀念叫「大口吃米」,我們希望鼓勵台灣人大量的吃米。現狀是這樣:你想拿錢去買他的米買不到,可是他的米是賣不掉的,為什麼?可以去查一下台灣農糧署的政策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我本身是農家小孩子,我爸把土地交給我要簽收公糧的價格,加補助一公斤是二十二塊錢;六年前我再簽一次,是二十八塊錢。通膨的效應大概是百分之一百四十。小時候買科學麵一包才三塊錢,現在一包是十塊錢,通膨是百分之三百三十。這表示說,我們的米價沒有跟著物價在波動而成長,這會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抑制農業的發展。食品都已漲了三倍到四倍,可是我的農產品只漲了一點四倍,所以我們找方法:這片農田除了一級產業的發展之外,還有沒有三級產業的空間呢?「能夠讓年輕人回去創業」這件事情是我們很重視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有人問:「你們有沒有辦尾牙?」我說:「有啊,尾牙、春酒、中元普渡都在辦。」問他為什麼會想來辦這件事情(因為我很在乎客戶調查這件事情),他說:「因為公司的聚餐從西堤聚到陶板屋,之後不曉得要聚到哪裡去了?」我們提供了一個企業福委會的方案給他們:到不同的地方吃飯。我們提供的餐點,幾乎趨近百分之百是在地的東西,找一個很漂亮的地方吃,讓他去感覺。有時候消費者在吃什麼已經不太重要了,但是在哪裡吃反而變成是重要的。
在這計畫之前,我參與一個計畫是做水蜜桃果醬的。水蜜桃生果裡面,大概只有百分之四十是到你們手上的,另外百分之六十因為傷到了,是不能賣的,消費者不喜歡怎麼辦呢?就有人提出:「我們到山上把它拿下來做果醬」。做好了成品,測試完畢,再請消費者跟我們一同去品嘗看看,把整個工廠的製作流程都分享給他們看,有來賓吃完說:「這根本不是水蜜桃果醬」,我說:「奇怪?水果在這邊,工廠在這邊,製作給你看的東西,為什麼你吃起來不是水蜜桃果醬?」為什麼?因為他吃化學吃習慣了。從頭到尾你都不知道你吃了什麼東西,我們只好提供一個方案是:到現場去看,蔥就長這樣子、稻子長這個樣子、麥長這個樣子、魚長這個樣子。
Picture
做一個社會企業,是企業就要有所獲利,獲利裡面你必須要知道你的TA(目標受眾/目標客戶)是誰,你要怎麼樣提高服務給消費者,在掏出錢的時候同時間解決你想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循環是滿重要的東西。這是2013年的第一期的活動,那時我們沒有桌布,因為沒有錢,找的是在稻田裡的田埂去擺,畫面很漂亮,剛開始很多人是用著支持心態來參與的,我們不會沉溺說因為你有支持我們就這樣子傻傻的做下去,我們不斷的升級我們自己。
Picture
這在哪裡?台灣消失的國土叫外傘頂洲(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退潮時會出現沙洲,漲潮時整個不見。為了某一種環境教育的概念,他後面有三萬六千多座的蚵棚,你們吃蚵仔煎是從那邊來的,我跟雲林縣政府還有嘉義縣政府,鼓吹他們說「請你們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因為整個海域裡面,官方登陸是三萬六千座,實際上是將近七萬座,非常壯觀,它是一個很棒的蛋白質來源,你們都覺得「不就是蚵仔煎嗎?沒什麼啊」,我們覺得它不只是一個食物的價值,甚至是因為現在海洋漁業的潰竭,如果能夠推廣這樣的概念,讓你們吃蚵仔是感恩的時候,最得利的應該是在地養蚵的農民。


我們去加值它,用一個方式在那裡很重要。雙連埤是全世界高山湖泊裡少數有台灣野生農植物,它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私有,種菜大量的農藥殘留,整個湖泊開始死亡的狀況,官方無能為力,唯一可以做的方式就是帶消費者去,很多人跟我講說「怎麼樣能夠讓農民不要噴農藥?」帶消費者去就不敢噴了,因為消費者在旁邊吃飯他怎麼敢噴農藥。
Picture
我要特別提到這張照片,右上角是個水田,在宜蘭。宜蘭的水田種一季而已,下半季是休耕的。休耕之前他們種了大量的豆青田作綠肥。這張照片是有溫度的,那溫度是十度,就是他們吃飯的時候是十度的寒流來時,時間是凌晨的十二點,在田間去跨年,我們想挑戰的東西是:101放煙火一次燒一千萬之類的。我們在現場用了一些火把跟投影機,在一個水幕上做了很多不同的投影效果。跨年不用擠到101,可以擠到我們宜蘭的水田間,這樣也是不錯的,這樣很有創意,也是很多人願意下去跨年,同時這些更趣味的東西是我們在凌晨十二點賣米,那天賣的米的數量大概是超過十萬,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消費者有一些很奇怪的行為,因為很餓很冷,他就覺得「這個米怎麼這麼好吃」,後來我們就理解了:怎麼樣消費者覺得你做飲料或者是你的茶好喝呢?就是讓他口渴。以後你去擺攤的時候,千萬不要讓他試喝茶,要讓他吃餅乾,他口渴他就會想買。這些技巧可以跟大家推廣一下,因為我的專長在市場跟推廣上面。


台灣有時候是過份強調創意了,有時候創意是要實踐的,你要展現的時候其實是要花很多勞力、勞動的,但台灣人向來不鼓勵勞動價值,很多創意就開始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做不出來,這件事情也是滿傷腦筋的。甚至有些年輕人他創業,不斷抱怨政府怎麼樣,其實只要他腰彎的夠低,成績都很容易出來的,這個時代台灣人是很容易創業的,相對的。
我們不幫農夫,我們沒有高度去幫他的,我們在農村裡面找戰場是希望能夠跟他們有合作的機會,我租他的田地、買他的產品,我直接付錢給他,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去付錢給他,我們不會說「我們來幫忙農夫」,你們沒有能力幫的,到最後反而是變過來你們是被幫忙的,這件事情是滿弔詭的但是它是事實。


消費者到底怎麼了?我們在做這樣的活動,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去做客戶的調查跟客戶的研究,重要的是:到底消費者是什麼?我們基本的餐點是兩千一百塊一個人,小孩子半價,他要花兩千一百塊跑到一個莫名其妙的,還要搭計程車、搭高鐵,花的車錢比我們吃的飯還多,但是他願意去,我跟他說:「你要不要買一兩公斤的米回去?兩公斤兩百塊。」他不肯花,懂這意思嗎?他願意花兩千多塊來體驗這個特殊的行程,但是他不願意花兩百塊直接跟你採購米,那為什麼是這樣?最近這個禮拜有自己煮飯的舉手。現場大概只有五個人,所以你們不煮飯,那我賣米給你幹嘛?拿米回去等於是負擔。那我幹嘛賣米給你?所以我們不再強調一級產業的發生,讓他的產量就維持穩定賣掉就好,可是在三級產業上,如果能夠有加值的空間的時候,他會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農業沒辦法,永遠在一級產業的獲利農民是被限制住的,怎麼去解決這件事情?「沒關係,三級產業可以無限制擴大」。
我們對消費者理解,認為農村最有機會是擁有服務的產業,服務的產業有什麼東西?一到六級,你可以到三級,農村到底有沒有三級產業(指服務業)可以做,這是更重要的東西。我在華山看到好好餐廳,賣一支四千六百塊的掃把,覺得很興奮,所以我就拿掃把來賣一支一千兩百塊錢,你猜我能賣幾支?三百支。這支在五金行買才一百五十塊錢,可是我賣一千兩百塊錢,我賣的是什麼?不是賣掃把,而是賣你工藝。故事是有起源的,有時候台灣是不尊重自己的存在價值的,或是文化價值,這是很屌的事情。這是我媽媽自己綁的,拿到市場去賣,有一次過年時有兩個老外跟她比手畫腳,我媽只會講台語,比手畫腳說「五十塊,五十塊」結果老外就拿了一千塊買了她兩支,也沒找錢給人家,我就知道了,原來在國際上,整個全球思維裡面,這種工藝是被肯定的。
Picture
美味這件事情,或是「活著感覺」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很坦誠跟消費者講,沒有隱藏了我的成本。食器是火龍果,我們把它變成一個食器,盛盤上去就是變成這個樣子,今天我的廚師他要來,讓各位很清楚知道這是要辛苦的挖出來,我們想告訴消費者的是,你真的要尊重你自己的食材,農民種真的是辛苦,你沒辦法想像到的那個程度。我不會說你要支持農民,我反過來說你確定你吃的是食物嗎?你的味蕾沒有那麼強,你吃的幸福感來自於媒體的渲染、來自各種其他感官的刺激,而不是食物的本身,絕對不是食物的本身。
Picture
在梅花社區我們就想到一件事情,把整個村子就彩繪,雖然最近彩繪村落這件事情常常被罵,但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已經是兩年前了。我們用粉筆畫,因為畫錯沒關係,再洗掉就好了,也不會永久性的破壞。整個村落瞬間出現三千瞭虎牙,無形的東西,很多人喜歡這樣的東西,尤其小朋友喜歡亂畫,每個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小孩子是藝術天才,畫完就很開心。得利的是誰?消費者得利了,他舒展了才藝,農村也得利了,它需要這些資金去打掃他的環境,他今年在社保局的評分就變特優,這案例還滿多的。
我想講這件事,因為進口大量的糧食,我們台灣人吃米跟吃麥類的比例是,如果一百來講的話,我們吃百分之二十九的飯,吃百分之七十一的麥類雜糧。你都買蛋餅、買漢堡,沒有米,不是嗎?你就支持著美國農業,你沒吃到台灣農業。因為消費型態、生活習慣不一樣了。可是在日本,是百分之四十九米跟五十一的麥,韓國是五十九。有時候你還是要佩服人家一下。那誰是踐踏農民的元凶?其實是我們自己消費者,沒有別人,也不是官方。這個故事告訴你,不吃米飯那幹嘛擔心台灣農業問題?不是很奇怪嗎?每個人都很會講,台灣農民需要被幫助,可是你從來沒幫助他。為什麼當你們講的口沫橫飛的時候,你連買他一斤的米、雞蛋,你竟然都不願意?奇怪吼?事實是這樣。
所以你到底擔心他什麼事情?要擔心的是你自己。但是若就陰謀論或國際趨勢來講,有一天如果他要來被封鎖了,台灣的糧食自己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代表吃個四個月之後台灣人全部要餓死了。
我們春耕,秋天就要收了。在宜蘭是三月份種七月份割;在南部是以台中為線是二月份種六月份割;在嘉義一月份種,六月份割;然後高雄是一月份,屏東是十二月份。「幫農民大口吃米吧」。
Picture
介紹一下我曾經去過的地方。好蝦囧男社,把他的魚塭,整理起來變成餐廳,直接撈蝦子、直接煮、直接吃蝦。東山正福茶廠開辦「茶葉學校」。我不再賣你茶,我來教你怎麼製茶。這是報名最多最多人的地方,原來這麼多人想要學習農業知識的事,而不是只是去品茶而已。我們辦了很多這樣的活動,來了很多從歐洲、從美國進來的茶商想要大量採購台灣的茶,因為他們的紅茶、花茶也喝到爛掉、無聊,他們想要創新。台灣的茶葉技術是全世界第一名,真的是第一名。
我們廚師跟社區媽媽合作,協助他們的在地料理再美化過、重新調整過。我們去過這麼多地方。我們希望是這樣子,我們有夢行者計畫,歡迎加入我們。
Picture

評論已關閉。

    分類

    全部
    NEWS
    中英對照
    中英對照
    出版品
    活動推薦
    海外參訪
    海外參訪
    社企101
    社會企業新知

    widget @

    活動訊息

    一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八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二月 2013
    八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一月 2011
    九月 2011
    六月 2011
    三月 2010

    最新消息

    學會最新活動、講座、工作坊、論壇等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