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策略框架的四個透視法 整合社會企業方法論

3/21/2015

 
Picture
The Four Lenses
Strategic Framework
Toward an Integrated
Social Enterprise Methodology
策略框架的四個透視法
整合社會企業方法論
​
作者: 文森•達沃 及 金•歐特
Vincent Dawans and Kim Alter
Virtue Ventures LLC
A Building the Field Initiative
專業領域建設方案 1.2版
2009 年 5 月
目的
本文旨在超越為社會企業說故事和下定義,而是提供從業者一個概念框架-儘管概念仍處初步階段,難免疏漏-以分享與激發社會企業效能的新思維,並傳播其策略和管理資源,幫助從業者達成高效能的社會企業。本文更大膽的目標是,吸引從業者、學者、捐贈者和其他支持者進行熱烈討論,以朝向開發社會企業方法論和最佳實踐模式而努力。在提出這項基本的社會企業效能框架時,我們就可以預期,在激起一些相異或小眾框架和方法的同時,它將會有所變化,無論是其形式或內容,均會不斷地演變。希望因此得以開始朝向創立社會企業共同的效能指標,以開發出一套可行的方法論而努力。
主管摘要
本文所提的四面向策略框架 (The Four Lenses Strategic Framework) ,並不意味著作者自稱權威,也不意謂著本框架應一成不變。其目的是要支持以從業者為導向的討論,以進一步確定社會企業方法論的共同構成要素 (components)。本文將社會企業定義為:「一個以社會為導向的風險投資(非營利/營利或複和型);其創立目的係透過可以提高組織效能和持續性,最終還能同時創造社會效益或變革,具有創業精神的私人企業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或市場失靈問題。」3 由此可見,社會企業方法論是由「社會企業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組織原則」所組成。
由於我們的努力目標力求包容性 (inclusive) 和非指導性 (nondirective),我們並不試圖建立範疇或排除其他方法。然而,我們會尋求解決社會企業部門一個棘手的趨勢:即將「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一詞,傳播成為無明確意義的空洞口號的威脅。因此,我們邀請從業者針對特定主題重新組合,以找到途徑共同點或可開發之途徑。
在本框架的核心,是驅動社會創業家的最終目標:持續性社會影響力 (sustainable social impact)。在這裡,我們刻意不為這個概念下一個完整的定義,也並不劃下任何界線。4 取而代之的,我們專注在持續性社會影響力的概念上,並辨識四種常見主題-我們將之稱呼為效能標準 (performance criteria)-這似乎是社會創業從業者努力付出時,推動著他們前進的動力:
1.          影響深度 (Depth of impact)-驅使開發和實施處理社會問題根本原因的解決方案,以達到更深入、更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2.          融合價值 (Blended value)-驅使開發和實施融和價值創造模式,使經濟財富創造和社會價值創造相互依存,因此最終兩者缺一不可。
3.          效率 (Efficiency)-驅使開發並實施能達到更高效率之過程和技術,因此更多從業者能夠從有限資源中,創造更大的成果。
4.          調適性 (Adaptability)-驅使開發和實施更富彈性且容易調適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持久的社會影響力可以在不斷變化且不穩定的環境中實現。
這四個效能標準成為社會企業被辨識、組織、比較和可能被正式納入方法要素的指標。如此一來,在這四個效能標準下,本框架目的在於辨識那些尋求利用私部門力量,同時解決私部門的侷限和市場失靈問題的社會企業措施。
在深入研究效能標準中,本框架提供了以下的分析:在每個效能標準的背後,有個一系列的活動,可以被分類成四個策略領域-我們稱之為策略面向 (strategic lenses):
1.          利害關係人的參與 (Stakeholder Engagement)-牽涉到在將社會問題轉變成較持久的社會影響力時,讓所有的關係人參與其中的活動。
2.          資源調度 (Resource Mobilization)-牽涉到有關聚集能達成更大持續社會影響力之必要方法,並付諸行動之相關活動。
3.          知識發展 (Knowledge Development) -有關改善資訊及過程之品質、相關性和適宜性,以達到更大持續社會影響力之相關活動。
4.          文化管理 (Culture Management) -有關引導行為和思維方式,以達到更大持續社會影響力的相關活動。
雖然每一個效能標準都與每個面向有直接相關,但其影響程度各自不同。舉例來說,資源調度是在產生融合價值的相關議題上,最重要的策略面向,但如果所有種類(即人力、社會、物理、自然,和金融)的資源沒有充分調度與管理,那麼社會企業一定會錯過將經濟和創造社會價值最大化的機會。資源調度對於實現深度影響也同樣重要,但其程度則較輕微;一個社會企業可以想見的,在不調動所有潛在資源下,應亦能創造其影響力。因此,每一個效能標準都有一個主要面向,雖然要獲得最大效能,每一個標準都應該要經過所有策略面向的仔細過濾。
一旦辨識了效能標準和社會部門組織常見的關鍵策略領域,本框架就可以用來研究策略行動和效能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了解兩者係以共同或對立形式,以達成持續的社會影響力。透過策略面向來觀察效能標準,則策略行動和效能成果的相互依存關係即顯而易見。策略行動間彼此的關係,可能會產生綜效,因而可利用來對效能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或是相反地,策略行動可能強化面向內部的既有緊張關係,而必須有妥善管理,以達到預期的效能成果。
本文旨在超越說故事和下定義,以建構社會企業效能。本文任務是提供並激發有關正式規範效能方法論的新思維,以幫助從業者達到有高效率、具調適性及策略性思考的組織,能夠同時創造經濟財富和社會價值,以及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原因,以實現深層、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全文請見附加檔案)
作者群
文森•達沃 (Vincent Dawans) 是一家著重於促進社會企業方法和實踐的管理諮詢機構 Virtue Ventures LLC 的合夥人。文森構想出這四構面透視法框架,並提倡這個計劃。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金•歐特 (Kim Alter) 是Virtue Ventures LLC 的總經理及創辦人。金從從業人員那邊彙集了許多重要的研究資料,來充實這個框架並幫助她完成這份研究。她同時也是牛津大學商學院 Skoll 社會企業家中心的客座研究員,並且是許多關於社會企業作品的作者。
琳賽•米勒 (Lindsay Miller) 是Virtue Ventures的夥伴。琳賽負責附隨框架而來的大多數案件撰寫。她同時也是牛津企業管理碩士畢業,以及 Skoll 社會企業家獎學金的得獎人。
轉載自 setoolbelt
原文出處:Virtue Ventures 官網
翻譯:詹舒宇
翻譯機構 (Translated by):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
Taiwan Social Interest Action Association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enter,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本網站翻譯文章僅供個人參考使用。
如需下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不得改版或轉為營利用。
策略框架的四個透視法_整合社會企業方法論.pdf
File Size: 1672 kb
File Type: pdf
下载文件


評論已關閉。

    分類

    全部
    NEWS
    中英對照
    中英對照
    出版品
    活動推薦
    海外參訪
    海外參訪
    社企101
    社會企業新知

    widget @

    活動訊息

    一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八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二月 2013
    八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一月 2011
    九月 2011
    六月 2011
    三月 2010

    最新消息

    學會最新活動、講座、工作坊、論壇等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