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普及孤立創新

12/29/2014

 
Picture
Disseminating Orphan Innovations
普及孤立創新
By Susan H. Evans & Peter Clarke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Winter 2011


作者:蘇珊•伊文斯 彼得•克拉克
插圖:Brett Ryder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2011 冬季刊
社會界人士投入了大量時間與金錢,試圖創造社會創新,但卻鮮少注意到將成功案例延伸至其他區域時,所面對的挑戰。傳播創新需要一套獨特且複雜的技能,通常需要根據當地的狀況,擬訂全新方案,而非僅僅只是完全複製。
Acknowledgement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ould like to express its gratitude for the translation permission from the authors Susan H. Evans and Peter Clarke, and the publisher of this article,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誌謝
本文獲得兩位作者 Susan H. Evans,Peter Clarke 及出版刊物「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之翻譯授權,僅此表示由衷感謝。
背景介紹
本文開始所提到的「主顧-聖梅爾 Providence-St. Mel」學校,係位於芝加哥西區的一所高中。它於 1969 年,結合主顧高中及聖梅爾高中而成立。在 1978 年,當時所屬的天主教芝加哥教區 (Archdiocese of Chicago) 決意關閉學校。學校人員及當地社區熱心民眾,合作努力維持營運。因此,校長保羅•亞當斯 (Paul J. Adams) 與主顧修女會總會長羅瑞塔•薛佛修女 (Sister Loretta Schafer) 面談後,將校園土地免費過戶給亞當斯校長。因此,在 1978 年,主顧-聖梅爾高中重新開張,成為一獨立的私人學校,並在 1983 年增添初中,在 1987 至 1993 年間增添小學部門。
聖梅爾高中原是由天主教基督兄弟會 (Christian Brothers) 所創立,專收男生。主顧高中則是由總部設於印第安那州的聖瑪莉森林之主顧修女會,創立於 1929 年,專收女生。
該校由亞當斯校長接手後,全校老師戮力將位於芝加哥最惡名昭彰的西區學校,轉變成每個畢業生,都可攻讀大學的頂尖高中,成為美國高中教育界之典範。校長及教師們的努力過程,即是紀錄片《主顧效應 The Providence Effect》的背景。
美國主顧修女會於 1956 年,由 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1885~1964)在台灣創辦學校,即今日位於台中沙鹿的「靜宜大學」。「靜宜」二字乃取自其中文名字「陸靜宜 (Luking)」而來,同仁中常稱她為蓋夏姆姆 (Gratia)。
以上資料參考維基百科及靜宜大學校史 


在西元 2009 年底發表的記錄片《主顧效應 The Providence Effect》,使一家位於芝加哥惡名昭彰的破敗西區 K-12 學校迅速受到矚目。這七百位主顧-聖梅爾 (Providence-St. Mel, PSM) 的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單親家庭;但 29 年來,所有畢業生都接受大學教育,以及一些頂尖學府所提供之獎學金殊榮。在片中可看到,學校的創辦人、校長以及老師,無一不滔滔不絕地介紹 PSM 成功的模式。政治人物與名人皆一面倒地讚揚此校。一位官員甚至宣稱:「我很想把這所學校,用影印機複製出來(建立更多類似的學校)。」
有人可能會認為,全國各地的學校從此將大量效仿 PSM 模式。但很奇怪的是,依紀錄片中的數據,全美近 15,000 所學校中,只有極少數的學校採用 PSM 模式。為什麼不採用?在片中,學校校長堅持:「這並不是什麼尖端科技,很容易的。」。儘管如此,該方案仍然是我們所說的「孤立創新 orphan innovation」。
《主顧效應》給予了大眾出乎意料的提醒,證實非常有效的社會計畫,往往無法在其他地點紮根。社會界大力集中投資,以促進創新,但他們似乎對於掌握移植成功創新至貧困地區之方法沒有多大熱忱。相關人士急需理解,要如何才能將有效的解決辦法,移植至其它地點。
本文將探討一個在原創辦點,備受讚揚的社會創新,卻未能成功移植至其它地點之實例。該創新包含取得「尚可食用,但不符販售品質」的新鮮蔬果,並透過食物銀行 (food bank) 1、愛心廚房 (pantries) 以及其它配送服務,將這些營養食物迅速發放至低收入戶手中-這似乎是個很容易複製的計畫。根據最近一次的統計,該項創新最終確實在全美其它超過 150 個地點紮根,但這個過程卻整整花了近 20 年,中間也經過大量的嘗試錯誤 (trial and error)。  
我們懷疑孤立創新是兩個相輔相成,但卻是錯誤觀念的後果:首先,相對於在原點創建理念時所面對的複雜性及所需能量,普及 (dissemination) 行動是較單純的;再則,它僅僅只是一個複製的過程,原始理念的複本。我們的經驗卻指向相反結果:普及需要獨特且純熟的技巧,而且成功的普及需要在面對新的狀況下,客製化合宜的方案,而不僅僅只是全盤複製。我們希望,從我們所學到經驗與教訓中,可以幫助其他人學習如何將他們的社會創新,從孤立創新擴展為普及於世的措施。
(全文請見附加檔案)
關於作者:
蘇珊•伊文斯 (Susan H. Evans) 係南加大的安南伯格傳播與新聞學院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 Journalism) 研究員。她與彼得•克拉克共同主持(南加大的)「從批發商到飢餓者 From the Wholesaler to the Hungry」研究計畫;兩人並合著《你必須了解的現代醫療:如何從醫生、家人及朋友處得到最大支援 Surviving Modern Medicine: How to Get the Best From Doctors, Family , and Friends》
彼得•克拉克 (Peter Clarke) 係安南伯格傳播與新聞學院及凱克醫學院的預防醫學系教授。他與伊文斯實地測試,並改進了一個電腦系統「Quick! Help for Meals」,為慈善愛心廚房提供客製化的食譜及烹飪秘訣。


轉載自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譯者:楊庭芳
翻譯機構 (Translated by):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
Taiwan Social Interest Action Association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enter,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本網站翻譯文章僅供個人使用。
如需下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不得改版或轉為營利用。
普及孤立創新.pdf
File Size: 599 kb
File Type: pdf
下载文件


評論已關閉。

    分類

    全部
    NEWS
    中英對照
    中英對照
    出版品
    活動推薦
    海外參訪
    海外參訪
    社企101
    社會企業新知

    widget @

    活動訊息

    一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八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二月 2013
    八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一月 2011
    九月 2011
    六月 2011
    三月 2010

    最新消息

    學會最新活動、講座、工作坊、論壇等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