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的
自聯合國推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各國便依據對應的目標研擬各產業相對的低碳或減碳措施,其中也包含食品產業;甚至在碳邊境關稅貿易規則的框架之下,食品產業的出口勢必需要面對自身碳排量控制與碳成本增加的客觀問題衝擊。食品產業如何在既有的食品安全衛生確保的條件下,研擬有效的低碳排措施,已成為必須面對的管理措施。其相關措施包括導入AI管理系統、增加綠色採購能量、聯合上下游廠商合作綠色供應鏈共同減碳、開發低碳製程等,從碳足跡管理來減少碳排。因此,食品產業調整營運方式應採取雙贏精進策略,兼顧減少碳排同時強化食品安全衛生。
然而,為確保食品企業在食品生過程的品質管控,低碳管理也需要納入全球通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HACCP),特別是2018年更新版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其中也納入「高階管理架構(High Level Structure, HLS)」,即採用PDCA管理循環(Plan-Do-Check-Action),因為「ISO 22000」=「ISO 9001」+「HACCP」。所以,對整體食品產業而言,ISO 22000涵蓋的流程管理範圍相較於HACCP更完整,也適用於有意整合品質管理系統的企業。其目的在於過程導向及風險考量,透過資訊蒐集,進行組織風險管理。同時,ISO 22000為國際認證標準,業者為了將自家食品推廣至全球市場上,除了符合各國標準及法規要求外,也需要ISO 22000來確保整個食品供應鏈的有效碳管理並符合食品安全。
綜上所述,「低碳HACCP管理」已逐漸成為產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課題,主要是指在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的基礎架構下,納入碳排控制、減少碳足跡、能源管控、採購低碳材料等環保友善措施的食品安全與永續管理策略。 其核心在於利用生命週期各階段特質,從食品生產、加工到消費的各個環節,同時確保產品安全,並透過設計、採購、製程及供應鏈的優化,達成企業的低碳轉型目標。因此,本課程將分為兩部分,其一是針對食品產業的低碳管理進行剖析,其二是介紹ISO22000條文內容與相關規定及操作,讓學員學習兩大全球在食安方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