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TiC100育成課程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創播播Podcast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3/1/2022

0 評論

 

社會關懷、創新創業、經營力與影響力是一貫的行動階段

台灣社會約略從2010年開始推動社會企業觀念,近十多年期間,社會大眾從原先的陌生不解轉向好奇、理解甚至積極參與,在民間組織(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與輔仁大學的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為當時主要推手)的宣導與創業支持推動下,加上政府扶持與社會組織的參與,快速地引發社會注意與行動力。
  • 不同社會創業組織的行動感知
2014年行政院宣告「社會企業」的行動方案,2017年公告「社會創新」新政策,2019年又再推出「地方創生(學術名稱為社區創業)」,編立大筆預算補助能結合企業投資的鄉鎮;在公部門強大的公共話語力的影響下,社會大眾對社會企業、社會創新、社會創業與地方創生產生了認知混淆。

加上近年在國際SDGs的大旗下,帶動各級政府、大型企業、基金會、社會組織,甚至大學、醫院等機構,積極的關注自己經營與「永續發展指標」的連結,加上金融貸款限定須符合ESG精神,證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提供CSR年度績效報告,一時之間社會影響力或永續發展的機構與活動湧現,更加重民間機構與社會大眾認知評價的觀念困擾。
    甚至聽到有者認為「社會企業」退流行了。當然不是如此,但是,社會如有這樣的認知,意謂著這些原本都是想結合商業自力,又能社會改善的創新舉動,應該是創新創業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感受與相對應觀念,應該有更完整的社會行動過程的思維予以整合。
 
  • 社會創業是個持續接力的奮鬥過程
社會企業定義自己是「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組織」,一嚮強調:
(1)關注主流社會忽略的需求或工商發展之後的傷害,深入問題核心與真實體會在地人的痛點需求(問題與需求);
(2)跳脫既有社會體制情境框架,提出創新觀點與符合在地條件的解決構想與方法(社會創新);
(3)擘劃創新構想的實踐策略─組織型式、團隊、資源與持久力(社會創業);
(4)創業後的經營技能與獲利能力的展現(社會企業);
(5)社會企業經營成果展現─包括社會價值、社會成果、社會投資報酬(SROI)、社會影響力評估(SI)(社會績效)。
這五項看似個別的觀念,是彼此銜接的循環過程,不論個別機構或政府關注哪項活動階段,她都必須面對“應對社會求─適合的解決構想─解決行動組織化─社會企業經營能力─社會改善的效果”,這一貫化的「應對問題的創新創業與經營創造社會績效過程」。
    這些都冠著”社會”形容詞的不同觀念,不是個別獨立的行為,更不是流行的社會風潮、或者被佔有的山頭。
 
  • 社會創業循環鏈
    就學理立場,我們喜見台灣各經曾與角落,逐步擁有社會創業與自力經濟的觀念,可是我們更希望全社會,不論站在哪個立場、重視哪階段的社會行動,都請切記我們是彼此相連共同創造社會價值的互助行動。
圖片
以明日餐桌─續食庇護聚落為例,該合作組織關注弱勢飽餐、醜果續食,無家者,秉持「沒有廢棄無用」的理念,採取異於傳統觀念的做法,在傳統市場、農產地收取剩餘食材、聘用無家者、經由廚藝作出美食,經營社區共餐、送餐與自營餐廳。當然他也面對者:食材收集、廚藝人力、廠房設備與行銷財務等獨特的經營管理挑戰。最終,他們打造無家者、社會弱勢、醜蔬果、自然環境等多方共好的續食庇護聚落。(https://www.facebook.com/7upkitchen/)
 
【正文完】

作者

胡哲生/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駐會常務理事/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退休)教授

出版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0 評論



發表回覆。

    作者

    胡哲生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駐會常務理事
    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
    ​(退休)教授

    封存檔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TiC100育成課程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創播播Podcast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