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TiC100育成課程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創播播Podcast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

第二週:社會企業的定義

1/4/2017

 
Picture
(圖片來源:陽光廚房)
​社會企業是“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組織”。
那現在第一個我們來探討的問題是,什麼叫做社會價值呢?又如何認定呢?

我們認為社會企業是要有能力並且主動積極去回應一個社會需求;或是解決
定一個社會問題。這樣我們會認定他是具備社會價值。像尤努斯,他創立Grameen Bank,他創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孟加拉的貧窮問題。
也許你可能會想說,是不是所有的社會需求都可以算是社會企業呢?例如說我們開一家高級素食餐廳,我們說他是為了要解決人們吃素的需求。或著說我們利用科技發明一個節能減碳的電器設備,我們說目的是回應全球暖化的問題。像這樣的例子我們是否可以說,因為也同樣滿足了一個社會需求,所以也可以稱這樣的企業為社會企業呢?

事實上我們很少會這樣直接去定義他是不是一個社會企業。我們一般將社會企業看成一個組織,而這個組織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而這個目的又回應了什麼價值?我們從這樣子的方式去思考的話,我們以剛剛兩個例子去看,如果高檔的素食餐廳 他如果只是為了讓有經濟能力,吃得起高檔餐廳的人來吃素食的話,或是說節能電器的製造商為了只是利用販售節能的設備而獲利,那麼這兩個例子都在社會價值上比較薄弱。
Picture
(圖片來源:學聯網課程影片截圖)

但反過來思考,當你是為了要環保所以想利用推廣吃素的方式友善土地,那麼可以進一步的去思考你是否能在這個價值的創造上面設定更遠大的目標,在方法上做得更徹底; 或是說你為了節能減碳想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你也可以考慮是否在公司治理上做些改變,像是利潤分享、社區參與或組織各個層面都能做得更好。像這樣多層面的思考你可以發現這樣的公司更具有社會企業的特質。


案例分享:陽光廚房

位於桃園平鎮的陽光廚房,這間餐廳是間素食餐廳,但這間餐廳並非走高檔路線,而是平價美食的路線。而這間餐廳為了走平價就必須在食譜中做些改善,以簡化食譜的方式減少人力再出餐上所需的時; 那在食材使用上盡量減少食物浪費的情況,像這樣的方式可能就會與高檔餐廳有所區隔。而他們在員工聘雇上則是聘雇二度就業或弱勢婦女為主,而在平時這間餐廳關心社區老人或弱勢團體,在供餐方面有時會深入社區得更個層面,這樣來看這間餐廳所盡的社會意義又更近了一層,我們可以發現這同為素食餐廳,但這間素食餐廳有擁有的社會價值遠遠高於只是定位在高檔的素食餐廳,所以我們會覺得陽光餐廳更像一家社會企業。
第二個我們為思考的是一家社會企業的獲利能力如何認定?一定是公司型態嗎?
Picture
(圖片來源: Teach for Taiwan官網​)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Teach for Taiwan 


Teach for Taiwan 是劉安婷在2013年所創立的一個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劉安婷與他的夥伴主要是受Teach of America 的啟發。當初 Teach of America 創辦的理念是為了要減少偏鄉教育的落差,於是利用培訓剛大學畢業的畢業生1~2 年的時間到偏鄉去做教育工作,試圖改善偏鄉教育問題。而劉安婷就是在台灣做一樣的事情,2013年創辦,2014年開始培育老師到偏鄉服務。

也許有些人不這麼認為,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社會企業例子。Theach for Taiwan 在社會價值與目的上具有強烈的企圖心與目標也明確。資源募集上雖然不是靠商業收入,而是靠企業、個人的捐款,但在收入上是有可能做到自給自足。不過因為並不具有商業模式而並不把他納入社會企業中,個人認為有點可惜,因為一家社會企業可能因為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模式,在前期的非營利組織如果能夠不靠自己的商業方式就能夠生存是蠻普遍的案例,長期演化下的非營利組織如果慢慢帶入商業進入便是一家社會企業。

Picture
(圖片來源:學聯網課程影片截圖)​
​
在了解社會企業是不是一定要是公司型態或是不是一定要有商業獲利之前,需要先了解社會創新(Social Enterpreneurship)與社會創業(Social Enterprise)的異同。


首先,不管是社會創新或是社會企業,都是先從社會理念社會價值出發,有明確的指出想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什麼,想回應的是什麼特定的社會需求所出現的。除了創業團隊有自身資源外,可能還可以透過理念去吸引或連結一些社會資源或經濟資源,然後透過創業活動慢慢的去發展成一個營運的組織,而這樣的組織可能是社會企業或廣義來說是社會創新。而社會創業的範圍比社會企業來得廣。

從營運組織來看的話,可以有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合作社等很多的想像,甚至利用營利組織與非營利組織互相搭配的模式都有可能。總之目的就是讓想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能夠利用一個營運組織的方式實現。所以一個社會企業真的不需要一定只透過是否有商業收入來定義,當然就並不需要一定是公司型態,但狹義上來說社會企業是具有商業模式的公司組織。

​
詳細課程內容請按我至學聯網觀看
​
​課程影片製作:輔仁大學
課程講師:李禮孟、胡哲生
本文編輯(課程影片文字紀錄):吳姵穎
Picture

相關連結
Teach for Taiwan 粉絲專頁
Peopo公民新聞:讓我們的心田同樣充滿陽光─陽光廚房

評論已關閉。

    【學聯網】從社企「力」到社企「利」

    按我上課
    本課程規劃9週內容,經由多個社會企業創業家親身說明其創業歷程與經營特色,使學生理解社會企業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之基本意涵,亦展現社會企業之多元面貌,並深入探討案例之獨特性及經營策略。本課程透過觀念啟發授課,使學員獲得社會企業整合實務與理論之整體理解。

    ​課程影片製作:輔仁大學
    課程講師:李禮孟、胡哲生

    月份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分類

    全部

    widget @ surfing-waves.com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TiC100育成課程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創播播Podcast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