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經理人系列課程第八堂
FoldnFold創辦人陳忠郁
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蔡適陽
最早的折折杯理念實踐來自於眾籌的方式募得第一筆資金
由蔡董事長介紹主講人陳忠郁先生來分享產品設計。
陳創辦人想來跟大家分享「持續創新」,不談創新的方法,但想分享「心法」:
先請各位拿出紙筆,做個創意小測驗,幫自己打上1~10分:
FoldnFold創辦人陳忠郁
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蔡適陽
最早的折折杯理念實踐來自於眾籌的方式募得第一筆資金
由蔡董事長介紹主講人陳忠郁先生來分享產品設計。
陳創辦人想來跟大家分享「持續創新」,不談創新的方法,但想分享「心法」:
- 企業永續三關鍵
- 持續創新的重要
- 創意vs設計
先請各位拿出紙筆,做個創意小測驗,幫自己打上1~10分:
- 是否有想過天為什麼是藍的?
- 是否連想過海為什麼是藍的?
- 早餐是否喜歡嘗試不一樣的?
- 上班時是否會嘗試不同的路線?
- 睡覺會不會換邊睡? 會不會頭尾顛倒?
- 會不會嘗試不同口味的咖啡?
- 去不同的電影院?
- 喜不喜歡開(自己)玩笑?
- 聽一種/各種音樂?
- 記不記得今天捷運站/坐旁邊的人是什麼樣?
現在有67%的青年想創業,原因各異:有錢、不想做員工、有理想、中年失業。
不論創業的原因,創意非常的重要。創意是要解決問題,才有用。
有沒有想過騎腳踏車被狗追該怎麼辦? 我們等下回答。
企業持續三關鍵F.B.I.
持續創新Innovation、追求平衡Balance、保持彈性Flexibility
有些企業為了短期績效放棄長期理想,這樣不行,要在長短期中取得平衡。
今天我們主要著重於Innovation。
SONY、AIM(通訊軟體始祖)、Palm (PDA)、Dell、BlackBerry、Motorola、Nokia、Kodak(發明了數位相機)、Lotus、Netscape(最早的瀏覽器)、Yahoo、Skype(電腦上很強,到手機上就無法使用)、Blockbuster
以上是因缺乏創新而消失的例子….
FOLDnFOLD Engreeneering
台灣每年消耗15億(2010年)、30億(2013年)個紙杯,每年以20%~40%成長,原因可歸咎於便利商店開始販售咖啡、喝咖啡的人漸多、馬拉松路跑盛行等等。其中僅4.6%是自帶環保杯購買咖啡或茶等飲料。
每個人都說支持環保,但當有負擔時,卻不一定能做到環保的
地政事務所在飲水機邊擺放鋼杯,但誰敢重複使用別人用過的?
所以陳創辦人發想設計了FoFoCup這一款商品,並現場示範與星O克特大杯同容量的FoFoCup(20oz)折疊方式。同時展示不同專利的環保杯設計,然後帶到FoFoCup「天圓地方」的設計概念。
不論創業的原因,創意非常的重要。創意是要解決問題,才有用。
有沒有想過騎腳踏車被狗追該怎麼辦? 我們等下回答。
企業持續三關鍵F.B.I.
持續創新Innovation、追求平衡Balance、保持彈性Flexibility
有些企業為了短期績效放棄長期理想,這樣不行,要在長短期中取得平衡。
今天我們主要著重於Innovation。
SONY、AIM(通訊軟體始祖)、Palm (PDA)、Dell、BlackBerry、Motorola、Nokia、Kodak(發明了數位相機)、Lotus、Netscape(最早的瀏覽器)、Yahoo、Skype(電腦上很強,到手機上就無法使用)、Blockbuster
以上是因缺乏創新而消失的例子….
FOLDnFOLD Engreeneering
台灣每年消耗15億(2010年)、30億(2013年)個紙杯,每年以20%~40%成長,原因可歸咎於便利商店開始販售咖啡、喝咖啡的人漸多、馬拉松路跑盛行等等。其中僅4.6%是自帶環保杯購買咖啡或茶等飲料。
每個人都說支持環保,但當有負擔時,卻不一定能做到環保的
地政事務所在飲水機邊擺放鋼杯,但誰敢重複使用別人用過的?
所以陳創辦人發想設計了FoFoCup這一款商品,並現場示範與星O克特大杯同容量的FoFoCup(20oz)折疊方式。同時展示不同專利的環保杯設計,然後帶到FoFoCup「天圓地方」的設計概念。
最初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遇到如果沒帶杯子是否就不能喝水,或是得喝到連鞋子都濕了的困境。為什麼不能有可以放在口袋的杯子?
很可惜的事我們的「好奇心」沒有從小被培養,希望每個人都能去發掘曾經擁有的好奇心。為什麼牛頓被蘋果砸就能發現地心引力? 大家都泡澡怎麼只有阿基米德能想到密度? 為什麼有人招不到車就想到創辦Uber?
陳創辦人則是曾想過,為什麼電鍋遙控器? 我們把太多東西當成應該。
現況(困境)vs期望(解方)
安於現狀>痛苦至極>尋求答案
創意=商機? 其實不一定
騎車被狗追,有人在腳踏車後裝胡椒罐,有狗來就拉繩子灑胡椒。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有些人的過於「自我感覺良好」的創意其實不實際,「痛點」不只是自己痛,也要別人有相同困擾。
自我感覺良好>錯估市場>專利廢紙 (僅0.3%的專利成為商品)
有創意、也要有FAB
Feature、Advantage、Benefit
創新三心法
各位有沒有想過以下這些公司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Apple(蘋果)、Bell(鈴聲)、Oracle(甲骨文),這些是常用字、是比較容易知道的,但其他的呢:Adobe(泥磚)、Cisco(湖青魚)、Acrobat(雜技師)、Dell(有樹的小山谷)、Android(有人類特徵的、機器人)、Swatch(色票)、Vista(從兩排樹木或房屋等中間看出去的狹長的景色)
我們的身邊其實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但我們沒有發揮足夠的好奇心去探究。
很可惜的事我們的「好奇心」沒有從小被培養,希望每個人都能去發掘曾經擁有的好奇心。為什麼牛頓被蘋果砸就能發現地心引力? 大家都泡澡怎麼只有阿基米德能想到密度? 為什麼有人招不到車就想到創辦Uber?
陳創辦人則是曾想過,為什麼電鍋遙控器? 我們把太多東西當成應該。
現況(困境)vs期望(解方)
安於現狀>痛苦至極>尋求答案
創意=商機? 其實不一定
騎車被狗追,有人在腳踏車後裝胡椒罐,有狗來就拉繩子灑胡椒。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有些人的過於「自我感覺良好」的創意其實不實際,「痛點」不只是自己痛,也要別人有相同困擾。
自我感覺良好>錯估市場>專利廢紙 (僅0.3%的專利成為商品)
有創意、也要有FAB
Feature、Advantage、Benefit
創新三心法
- 提升好奇心
- 打破砂鍋問到底
- 產生差異
各位有沒有想過以下這些公司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Apple(蘋果)、Bell(鈴聲)、Oracle(甲骨文),這些是常用字、是比較容易知道的,但其他的呢:Adobe(泥磚)、Cisco(湖青魚)、Acrobat(雜技師)、Dell(有樹的小山谷)、Android(有人類特徵的、機器人)、Swatch(色票)、Vista(從兩排樹木或房屋等中間看出去的狹長的景色)
我們的身邊其實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但我們沒有發揮足夠的好奇心去探究。
請大家看一張圖,各位會覺得巴士是往哪邊走?
只看到巴士的三個窗戶,所以是往左邊走,這是美國小孩普遍的答案,但是在英國呢? 英國小孩會說車是往右邊開,因為他們的駕駛座在右側。
那然後呢?
我們問問題要有「層度」,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剝開。
還有哪些國家靠左邊走?
瑞典、芬蘭、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紐西蘭、日本、香港…等。
然後呢? 為什麼他們靠左邊走?
因為他們都(曾)是君主統治的國家,或是(曾)被君主國家殖民過。
然後呢? 為什麼? 討論問題的時候,要不斷往下挖,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因為古時候廝殺、比武大多是右手拿矛、劍,一般是靠左邊站、行較為方便。
到後來,民主國家為了跟封建制度有區別,才改為靠右行駛。
聯想──還有呢?
以運動而言,另有棒球、高爾夫球等運動,是人在球左邊。
設計要同中求異
ITIL”管理”、品格教育、素食阿鈣(鈣片還有分葷素? 牡蠣殼或檸檬酸鈣)
上了課之後,請大家把剛剛的10道題目請再重新給自己打個分數。
陳創辦人詢問大家新的分數是否有提高? [大部分的人表示有,有人覺得給自己打80分已經很高了] 所以有70分的? 80分的? 60分的以下應該沒有了吧? 可見大家人都很好,為了讓這堂課看起來有成果,所以表示自己有進步。但其實這堂課是失敗的,因為創意的滿分應該是無限大。
一棵樹長250年,只能做50個杯子
擦手紙也是一樣,洗個手就用掉了,都忘了我們曾經會隨身攜帶手帕。
環保在生活得細節中很容易被忽略掉,我們生活中常在不經意之間消耗了非常多的資源。
只看到巴士的三個窗戶,所以是往左邊走,這是美國小孩普遍的答案,但是在英國呢? 英國小孩會說車是往右邊開,因為他們的駕駛座在右側。
那然後呢?
我們問問題要有「層度」,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剝開。
還有哪些國家靠左邊走?
瑞典、芬蘭、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紐西蘭、日本、香港…等。
然後呢? 為什麼他們靠左邊走?
因為他們都(曾)是君主統治的國家,或是(曾)被君主國家殖民過。
然後呢? 為什麼? 討論問題的時候,要不斷往下挖,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因為古時候廝殺、比武大多是右手拿矛、劍,一般是靠左邊站、行較為方便。
到後來,民主國家為了跟封建制度有區別,才改為靠右行駛。
聯想──還有呢?
以運動而言,另有棒球、高爾夫球等運動,是人在球左邊。
設計要同中求異
ITIL”管理”、品格教育、素食阿鈣(鈣片還有分葷素? 牡蠣殼或檸檬酸鈣)
上了課之後,請大家把剛剛的10道題目請再重新給自己打個分數。
陳創辦人詢問大家新的分數是否有提高? [大部分的人表示有,有人覺得給自己打80分已經很高了] 所以有70分的? 80分的? 60分的以下應該沒有了吧? 可見大家人都很好,為了讓這堂課看起來有成果,所以表示自己有進步。但其實這堂課是失敗的,因為創意的滿分應該是無限大。
一棵樹長250年,只能做50個杯子
擦手紙也是一樣,洗個手就用掉了,都忘了我們曾經會隨身攜帶手帕。
環保在生活得細節中很容易被忽略掉,我們生活中常在不經意之間消耗了非常多的資源。
Q: 我們常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但要如何跟商業模式做連結?
A: 這是個蠻大的問題,當你有個創意要商品,其實中間有距離。像我做這個杯子就做了六年,換了很多工廠,錢也燒光了。但商業模式又是另一個問題,商業模式可以是直銷、零售、批發。我的定位很清楚:創意、研發。我另外有兩個專利,但沒有商品化。其中一個是摺疊椅,我改善了市面上折疊椅的各種缺點,可是我目前沒打算商品化。我專注於把不能摺疊的東西變成可以折疊,並改善現有的折疊物品。我只負責研發,生產跟銷售都交給別人。要先想好自己的能力到哪裡,business model要考量自己的強項在哪,適時的把錢給別人賺。
Q: 您跟別人合作,利潤如何分配?
A: 行規約是二五折到三五折左右。
我另外發明了折疊筷子跟折疊湯匙,我覺得超棒的。湯匙是摺疊的,不是一般的茶是,是大湯匙,一體成形的。但是我決定不賣,因為湯匙根筷子只能賣華人,但是杯子可以賣全世界。
Q: 所以您的市場目有到國外嗎? 還是以國內為主?
A: 我目前在找國外的代理商。
Q: 請問紙杯的材質是什麼?
A: 這不是紙杯,是PP5,PP(聚丙烯)五號在FDA的認可是可以重複使用、可接觸食品,耐熱120度,又折不斷的材質。
以往煉油會把廢氣(聚乙烯、聚丙烯)燒掉,因此造成全球暖化。所以現在把PP做成產品其實是一種廢物利用。也有人為說怎麼不拿PLA來做。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多少人在挨餓,為什麼要拿食物來做? 而且PLA分解是有條件的,要有足夠的空間、細菌數量、高溫、高濕,且到60度就溶掉了,並不適合做這個杯子。
Q: 當初產品做出來的流程?
A: 先申請專利,但這有好有壞,我們另外在談,這跟專利申請時的敘述等等有關。之後去找工廠,不過現在工業設計都要做3D建模,工廠才有辦法做模具,我本身不是學電腦的,3D建模請人家畫要很多錢,還要修修改改,只好買兩本書來自學。後來又發現雖然同是塑膠製品,但是做不同的產品技術需要不同。前前後後找了很多不同廠商,因為產品特性不能用3D列印先嘗試,必須直接開模,一番兩瞪眼。雖然被耽誤了不少時間,但還好第三間廠商做出來了。
我其實本來沒有想要自已做、自己賣,而是希望把創意賣給其他人。但是如果不能證明它的可行性,就賣不出去,所以還是得自己來。變成目前是一個B to C to B的特殊銷售模式。
我另外有一個想法,現在杯麵、碗麵其實一箱中60%~70%都是空氣。如果可以做袋裝麵,在裡面放一個折疊碗,可以省掉很多運輸、成本。曾經與廠商接洽過,不過因為不夠「方便」,而且另有個問題是,FoFoCup不能保溫而作罷。
Q: 請問產品的壽命?
A: 至少可以折一千次左右不會壞。
Q: 產品淘汰後的處理方式?
A: 可以直接回收。8oz的小杯子底下鑽幾個洞還可以做小盆栽,可以發現不同得再利用方式。
Q: 是否附蓋子?
A: 有蓋子,還可以插吸管,另有隔熱套,但是PP5的隔熱效果其實不太好,有些店家的咖啡裝進去會燙手,所以還附了個束口袋,不只好拿還可以掛在摩托車上。
[休息時間的過程中,許多人圍在陳創辦人身邊試用、購買FoFoCup,並提出問題。]
A: 這是個蠻大的問題,當你有個創意要商品,其實中間有距離。像我做這個杯子就做了六年,換了很多工廠,錢也燒光了。但商業模式又是另一個問題,商業模式可以是直銷、零售、批發。我的定位很清楚:創意、研發。我另外有兩個專利,但沒有商品化。其中一個是摺疊椅,我改善了市面上折疊椅的各種缺點,可是我目前沒打算商品化。我專注於把不能摺疊的東西變成可以折疊,並改善現有的折疊物品。我只負責研發,生產跟銷售都交給別人。要先想好自己的能力到哪裡,business model要考量自己的強項在哪,適時的把錢給別人賺。
Q: 您跟別人合作,利潤如何分配?
A: 行規約是二五折到三五折左右。
我另外發明了折疊筷子跟折疊湯匙,我覺得超棒的。湯匙是摺疊的,不是一般的茶是,是大湯匙,一體成形的。但是我決定不賣,因為湯匙根筷子只能賣華人,但是杯子可以賣全世界。
Q: 所以您的市場目有到國外嗎? 還是以國內為主?
A: 我目前在找國外的代理商。
Q: 請問紙杯的材質是什麼?
A: 這不是紙杯,是PP5,PP(聚丙烯)五號在FDA的認可是可以重複使用、可接觸食品,耐熱120度,又折不斷的材質。
以往煉油會把廢氣(聚乙烯、聚丙烯)燒掉,因此造成全球暖化。所以現在把PP做成產品其實是一種廢物利用。也有人為說怎麼不拿PLA來做。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多少人在挨餓,為什麼要拿食物來做? 而且PLA分解是有條件的,要有足夠的空間、細菌數量、高溫、高濕,且到60度就溶掉了,並不適合做這個杯子。
Q: 當初產品做出來的流程?
A: 先申請專利,但這有好有壞,我們另外在談,這跟專利申請時的敘述等等有關。之後去找工廠,不過現在工業設計都要做3D建模,工廠才有辦法做模具,我本身不是學電腦的,3D建模請人家畫要很多錢,還要修修改改,只好買兩本書來自學。後來又發現雖然同是塑膠製品,但是做不同的產品技術需要不同。前前後後找了很多不同廠商,因為產品特性不能用3D列印先嘗試,必須直接開模,一番兩瞪眼。雖然被耽誤了不少時間,但還好第三間廠商做出來了。
我其實本來沒有想要自已做、自己賣,而是希望把創意賣給其他人。但是如果不能證明它的可行性,就賣不出去,所以還是得自己來。變成目前是一個B to C to B的特殊銷售模式。
我另外有一個想法,現在杯麵、碗麵其實一箱中60%~70%都是空氣。如果可以做袋裝麵,在裡面放一個折疊碗,可以省掉很多運輸、成本。曾經與廠商接洽過,不過因為不夠「方便」,而且另有個問題是,FoFoCup不能保溫而作罷。
Q: 請問產品的壽命?
A: 至少可以折一千次左右不會壞。
Q: 產品淘汰後的處理方式?
A: 可以直接回收。8oz的小杯子底下鑽幾個洞還可以做小盆栽,可以發現不同得再利用方式。
Q: 是否附蓋子?
A: 有蓋子,還可以插吸管,另有隔熱套,但是PP5的隔熱效果其實不太好,有些店家的咖啡裝進去會燙手,所以還附了個束口袋,不只好拿還可以掛在摩托車上。
[休息時間的過程中,許多人圍在陳創辦人身邊試用、購買FoFoCup,並提出問題。]
接下來由蔡董事長分享產品設計概念及運作的經驗
特別是服務業的產品設計,民宿、旅館、飯店等等,服務業怎麼設計產品?
蔡董事長簡介了自己的經歷,包括曾經參與開發多種產品,也自己創業指導企業做創新產品等等。
今天講課的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四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產品,產品不只是包含有形、可以摸到的產品,也是包含無形的(例如色彩、價格、信譽和服務等)統一體。
產品又分為耐久財和非耐久財、有形的商品和無形的服務、工業品和消費品等類型。
了解市場需求(voice of customer) > 新產品開發流程 > 產品
產品設計流程:概念形成>可行性評估>設計>試做/量產>市場行銷、銷售>服務
剛剛陳創辦人也提到「好奇心」,發現市場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卻也也很難。
要注意的是,整個流程中不能有一步錯,否則整個就泡湯了。但是,就算全部都做對了,也不表示產品就會成功。
源流管理:每一步的源頭(上一步)都要正確,設計各種關卡來確定每一步的正確性。
國際間的產品開發觀念Stage-Gate Product Innovation proves
每個動作結束後都要做Gate(關卡)去檢視上一步是否正確完成。
商品企劃>製品企劃>基本設計>量產設計>試作製造>市場導入>維修服務
有形產品設計有很明確的流程,但是服務產品要如何設計?
服務是一種過程,其中包括:客戶接觸、質量、無形性、存貯性(大部分服務是不可保存的)
服務設計是以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有創造性的、以人為本的、客戶參與的方法,確定服務提供的方式和內容的過程。
「服務」組成三要素:服務提供方、客戶/使用者、傳遞的實體
傳遞的實體:例如旅館透過旅館設施提供賓客他們的服務
服務業「產品」的特質:無實體、無法保留、不可移動、不可分割、客製化
不但要滿足顧客需求,還要讓客戶回留,有repeat order才是有做好。
另外跟大家介紹「服務體驗工程(SEE: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這是資策會導入德國的服務產品設計方法,運用模型及工具等手法進行設計開發「服務產品」。
「體驗」是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環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味無窮的活動。體驗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科學。
必須要很清楚你要服務的對象是什麼樣的族群。
顧客為共同生產者、顧客為共同設計者。
SEE步驟(德國Fraunhofer IAO服務研發流程):創意管理>需求分析>服務塑模>服務建置>服務上市
特別是服務業的產品設計,民宿、旅館、飯店等等,服務業怎麼設計產品?
蔡董事長簡介了自己的經歷,包括曾經參與開發多種產品,也自己創業指導企業做創新產品等等。
今天講課的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四點:
- 產品與服務設計的概念
- 社會企業產品設計思維
- 設計思考的產品設計
- 創新產品設計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產品,產品不只是包含有形、可以摸到的產品,也是包含無形的(例如色彩、價格、信譽和服務等)統一體。
產品又分為耐久財和非耐久財、有形的商品和無形的服務、工業品和消費品等類型。
- 產品與服務設計的概念
了解市場需求(voice of customer) > 新產品開發流程 > 產品
產品設計流程:概念形成>可行性評估>設計>試做/量產>市場行銷、銷售>服務
剛剛陳創辦人也提到「好奇心」,發現市場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卻也也很難。
要注意的是,整個流程中不能有一步錯,否則整個就泡湯了。但是,就算全部都做對了,也不表示產品就會成功。
源流管理:每一步的源頭(上一步)都要正確,設計各種關卡來確定每一步的正確性。
國際間的產品開發觀念Stage-Gate Product Innovation proves
每個動作結束後都要做Gate(關卡)去檢視上一步是否正確完成。
商品企劃>製品企劃>基本設計>量產設計>試作製造>市場導入>維修服務
有形產品設計有很明確的流程,但是服務產品要如何設計?
服務是一種過程,其中包括:客戶接觸、質量、無形性、存貯性(大部分服務是不可保存的)
服務設計是以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有創造性的、以人為本的、客戶參與的方法,確定服務提供的方式和內容的過程。
「服務」組成三要素:服務提供方、客戶/使用者、傳遞的實體
傳遞的實體:例如旅館透過旅館設施提供賓客他們的服務
服務業「產品」的特質:無實體、無法保留、不可移動、不可分割、客製化
不但要滿足顧客需求,還要讓客戶回留,有repeat order才是有做好。
另外跟大家介紹「服務體驗工程(SEE: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這是資策會導入德國的服務產品設計方法,運用模型及工具等手法進行設計開發「服務產品」。
「體驗」是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環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味無窮的活動。體驗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科學。
必須要很清楚你要服務的對象是什麼樣的族群。
顧客為共同生產者、顧客為共同設計者。
SEE步驟(德國Fraunhofer IAO服務研發流程):創意管理>需求分析>服務塑模>服務建置>服務上市
以上讓大家了解產品及服務的區別,要請各位思考清楚 貴公司的定位及想販售的究竟是產品、服務、還是兼而有之?
產品導向、服務導向、混合型
環境基線Planet、社會基線People、財務基線Profit
社會企業產品設計思維:
企業結構>關鍵資源>假定的機會>預期的社會影響>顧客/受益者需求>與顧客/受益者關係>行銷通路>出乎意外的結果>價值主張>關鍵活動>關鍵阻力>關鍵夥伴>企業結構 (環狀結構)
社會企業不只要考慮賺錢、不違法,更要考慮利害關係(受益者、政府、社區等),幾個例子包括:光原、喜憨兒、多扶、生態綠、小鎮文創、天空的院子、台灣農夫等等。
也介紹一下《黑暗對話》這本書,是與視障相關。視障按摩其實生命期很短,能就業的人群大約是20~40歲。如何讓視障朋友有在就業的可能? 將視障朋友的缺陷,變成優點。
Tom Brown幫Apple設計了第一代光學滑鼠,著有《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創辦了IDEO設計公司。
設計思考的定義: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解決人的需求,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可能性。
UXD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四大特色:以人為中心、強調合作、創意發想、動手做
三個階段:啟發>發想>執行
三要素(I.O.E.):洞見(Insight從他人的生活學習)、觀察(Observation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探索階段(Empathy)>詮釋階段(Define)>概念構成(Ideate)>實驗階段(Prototype)>進化階段(Test)>Story Telling
「使用者為中心」的五大設計思考循環
然後,為使用者構想一個生動的劇情故事。
- 社會企業產品設計思維
產品導向、服務導向、混合型
環境基線Planet、社會基線People、財務基線Profit
社會企業產品設計思維:
企業結構>關鍵資源>假定的機會>預期的社會影響>顧客/受益者需求>與顧客/受益者關係>行銷通路>出乎意外的結果>價值主張>關鍵活動>關鍵阻力>關鍵夥伴>企業結構 (環狀結構)
社會企業不只要考慮賺錢、不違法,更要考慮利害關係(受益者、政府、社區等),幾個例子包括:光原、喜憨兒、多扶、生態綠、小鎮文創、天空的院子、台灣農夫等等。
也介紹一下《黑暗對話》這本書,是與視障相關。視障按摩其實生命期很短,能就業的人群大約是20~40歲。如何讓視障朋友有在就業的可能? 將視障朋友的缺陷,變成優點。
- 設計思考的產品設計
Tom Brown幫Apple設計了第一代光學滑鼠,著有《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創辦了IDEO設計公司。
設計思考的定義: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解決人的需求,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可能性。
UXD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四大特色:以人為中心、強調合作、創意發想、動手做
三個階段:啟發>發想>執行
三要素(I.O.E.):洞見(Insight從他人的生活學習)、觀察(Observation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探索階段(Empathy)>詮釋階段(Define)>概念構成(Ideate)>實驗階段(Prototype)>進化階段(Test)>Story Telling
「使用者為中心」的五大設計思考循環
- 實際觀察分析使用者
- 確認需求、限制條件
- 透過腦力激盪蹦出靈感火花
- 動手做成原型樣品後思考設計
- 測試驗證產品的可行性
然後,為使用者構想一個生動的劇情故事。
如果你的客戶願意借錢來買你的產品,你就發了!
全球第一名的機場,讓所有機場哭泣──新加坡樟宜機場,由IDEO設計的傑作之一。機場居然有旅館、有SPA、有游泳池,完全以人(機場旅客)的需求為中心
有機會到樟宜機場,建議大家停留半天,觀察它的設計思考。
高度造型、高度技術、高度價值
客戶想要什麼(Desirability)? 技術可行性(Feasibility)? 商業可行性(Viability)?
《Value Proposition Design 價值主張年代》,如果不談數字,一家企業可以談什麼? 目的就是你的價值主張。
另外跟大家介紹「嬰兒的保溫袋」,很多地方無法負擔嬰兒保溫箱,幾個學生設計出來的解決方式。
全球第一名的機場,讓所有機場哭泣──新加坡樟宜機場,由IDEO設計的傑作之一。機場居然有旅館、有SPA、有游泳池,完全以人(機場旅客)的需求為中心
有機會到樟宜機場,建議大家停留半天,觀察它的設計思考。
- 創新產品設計的關鍵
高度造型、高度技術、高度價值
客戶想要什麼(Desirability)? 技術可行性(Feasibility)? 商業可行性(Viability)?
《Value Proposition Design 價值主張年代》,如果不談數字,一家企業可以談什麼? 目的就是你的價值主張。
另外跟大家介紹「嬰兒的保溫袋」,很多地方無法負擔嬰兒保溫箱,幾個學生設計出來的解決方式。
總結今天課程的四個單元後,再請陳創辦人上台,開放給大家問答。
Q: 請問陳創辦人如何驗證產品是可行的?
A: 驗證產品可用性,是否可耐多次折疊、壓力測試、安全性NGS認證,目前仍致力於改善產品穩定性。要提醒大家安全認證測試是有很多不同測試的方式跟項目等等,也有可能不是全面性的測試。另外,像是卡咖啡渣的問題、口紅印的問題、耐熱度的問題也是後來才發現的改良點。
Q: 請問產品到目前為止的利潤回收狀況?
A: 目前損益尚未兩平,而且我們的代理商非通路商,所以沒有多開發通路,這是一個問題。曾經一度有因為媒體報導、藝人使用而增加曝光度,那一陣子銷售成長,但後來又下降。變成之後會要自己去打通路。
Q: 請問有想要找什麼樣的通路?
A: 台灣的市場有限,之後會往國外去拓展,以環保觀念強的國家為主。得了一些獎項後,目前有往文創類方向走,但是產品(色彩)比較素,後來發現可以往體育類(登山、露營、路跑等等)去發展。同時最近還有童軍來合作,在商品上印童軍Logo做紀念品等等。另外有一些NGO、宗教團體等,也是在嘗試尋找的可能性。
Q: 海湧工作室也想要發展資源永續利用的商品,除了打國際市場之外,如果想要專於在地市場該如何發展永續性消費?
A: 這是一個兩難的情形,如果是永續使用的東西,就會是一次性購買。所以像FoFoCup分為幾個部分,杯體如果壞了,其實可以單買杯體,這是持續性購買,而杯套是永續的。或者杯套可以印不同的花樣、字樣來創造購買。不過要注意的是,企業是個有機體,必須不停的給予創新才不會衰老、死亡。
Q: 請教蔡董事長,就服務業來說什麼樣的思考點是可以突破的,不會讓SOP僵化服務的特性?
蔡董事長A: 如何讓服務是有溫度的? 要注重企業文化,讓服務夠客製化。從員工訓練開始,用說故事的方式給予員工使命感、讓員工感動,強調內涵價值,服務客戶就會有溫度。賦予員工產品、服務的價值主張,讓基層到高層都了解,就能激發員工熱情。
陳創辦人A: 推薦一本書《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NPO裡大部分的志工、人員不拿你薪水,你必須要以錢之外的動機去領導,這本書有提到如何帶動熱情、榮譽感,如何管理、募心等等。
Q: 請問FoFoCup有沒有機會做成透明的?
A: PP是有可能做成高透明度的,但是有個問題是它在摺疊的時候會有白色摺痕,如果做成透明的或其他顏色的,底部就會有一片霧霧的。另外,很多染劑含有重金屬,相關檢驗等都要重送,所以還需要評估是否往那個方向開發。
Q: 請問陳創辦人是否願意在公益活動上捐贈您的產品?
A: 曾經有在公益活動上做過半買半送,但是目前因為尚未損益兩平,若能做有收入的,能夠更支持現在的營運。(文字/志工郭佩函、攝影/何慕晨)
Q: 請問陳創辦人如何驗證產品是可行的?
A: 驗證產品可用性,是否可耐多次折疊、壓力測試、安全性NGS認證,目前仍致力於改善產品穩定性。要提醒大家安全認證測試是有很多不同測試的方式跟項目等等,也有可能不是全面性的測試。另外,像是卡咖啡渣的問題、口紅印的問題、耐熱度的問題也是後來才發現的改良點。
Q: 請問產品到目前為止的利潤回收狀況?
A: 目前損益尚未兩平,而且我們的代理商非通路商,所以沒有多開發通路,這是一個問題。曾經一度有因為媒體報導、藝人使用而增加曝光度,那一陣子銷售成長,但後來又下降。變成之後會要自己去打通路。
Q: 請問有想要找什麼樣的通路?
A: 台灣的市場有限,之後會往國外去拓展,以環保觀念強的國家為主。得了一些獎項後,目前有往文創類方向走,但是產品(色彩)比較素,後來發現可以往體育類(登山、露營、路跑等等)去發展。同時最近還有童軍來合作,在商品上印童軍Logo做紀念品等等。另外有一些NGO、宗教團體等,也是在嘗試尋找的可能性。
Q: 海湧工作室也想要發展資源永續利用的商品,除了打國際市場之外,如果想要專於在地市場該如何發展永續性消費?
A: 這是一個兩難的情形,如果是永續使用的東西,就會是一次性購買。所以像FoFoCup分為幾個部分,杯體如果壞了,其實可以單買杯體,這是持續性購買,而杯套是永續的。或者杯套可以印不同的花樣、字樣來創造購買。不過要注意的是,企業是個有機體,必須不停的給予創新才不會衰老、死亡。
Q: 請教蔡董事長,就服務業來說什麼樣的思考點是可以突破的,不會讓SOP僵化服務的特性?
蔡董事長A: 如何讓服務是有溫度的? 要注重企業文化,讓服務夠客製化。從員工訓練開始,用說故事的方式給予員工使命感、讓員工感動,強調內涵價值,服務客戶就會有溫度。賦予員工產品、服務的價值主張,讓基層到高層都了解,就能激發員工熱情。
陳創辦人A: 推薦一本書《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NPO裡大部分的志工、人員不拿你薪水,你必須要以錢之外的動機去領導,這本書有提到如何帶動熱情、榮譽感,如何管理、募心等等。
Q: 請問FoFoCup有沒有機會做成透明的?
A: PP是有可能做成高透明度的,但是有個問題是它在摺疊的時候會有白色摺痕,如果做成透明的或其他顏色的,底部就會有一片霧霧的。另外,很多染劑含有重金屬,相關檢驗等都要重送,所以還需要評估是否往那個方向開發。
Q: 請問陳創辦人是否願意在公益活動上捐贈您的產品?
A: 曾經有在公益活動上做過半買半送,但是目前因為尚未損益兩平,若能做有收入的,能夠更支持現在的營運。(文字/志工郭佩函、攝影/何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