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

 105/04/23|朱永祥|商品陳列1|社企經理人6

4/29/2016

 
Picture
Picture
​商品陳列
《從櫥窗展演視覺設計-從社企產品到社企展品》
微客公益行動協會 朱永祥
 
行銷之於企業或社會企業都是相同概念,並非貼上NGO或社會企業的標籤,民眾就會買單,另外,NGO與社會企業賣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一個「夢想」,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社會問題會獲得根本性解決的夢想,或一個說服別人到認同過程的夢想。所以「夢想」更需要包裝,更需要故事,用對的方式說給對的人聽,行銷的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Picture

提到行銷,總不免讓人聯想到過去幾個經典廣告以及小插曲:
  • 日本某牌洗衣機:
重複動作,隨著手掌打開,發出洗衣機擾人的壓縮機悶響,闔上時,聲音就不見,這樣持續了將近20秒的廣告畫面,顯示出洗衣機的安靜運作特色
  • 某牌洗碗精:
20年的舊盤子,每當洗過,亮到可以讓人看到,厲害到可以救人命。
  • 麥當勞:
從小孩盪鞦韆見到麥當勞的笑容,一直到2000年轉型,找來蔡依琳代言、口訣優惠等噱頭,成功轉移麥當勞的市場定位,使之更符合年輕人與上班族的形象。
Picture
這些廣告,用不同的手法體現產品的特色,不怎樣讓人在意的荒謬,反倒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其中當然也有失敗的案例:
  1. 家樂氏玉米片:小老虎蹦蹦跳跳,理所當然代表著活力的象徵,也深受歐美市場歡迎的早餐產品,但始終在台灣的營業數據卻怎樣都沒起色。
  2. 國外也有一些廣告吃鱉轉圜的案例,像是香水或洗髮精廣告都是如此。
 
說到微客的行銷,人家說:「好酒不怕巷子深,好酒就怕巷子深」,微客也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過去,大家對於微客的印象僅止於國際志工,但微客不是搞國際志工的,這是第一點必須澄清的。其實微客是在做社區服務,號召許多志工,進入社區,改造社區,使社區有自營能力。微客過去在志工招募的廣告或海報打出晴朗的天空、翠綠草地、社區孩子們的微笑,還有一個清新女大生的形象,於是建立起年輕人的形象,無論如何,就是不打悲情牌。
「直到一次說明會,眼前坐著的是一位50歲上下的朋友,我猜想,他不是家長,就是肯定代替家長來的。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竟然是要加入志工的!」

未來在老年化過程,微客培養過的一群年輕的志工,也會成長、也會走向中年、老年。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說故事的對象」正在轉變,於是海報裡的女大生已經改為一名40、50歲左右的女性,微客的訴求從如何讓「暑假生活更充實」一直到「退休生活更有意義」,於是前不久,一行千歲團也出隊了(我還是第七老的而已)。
Picture
行銷過程,無非就是展現創意的過程。
創意,不是天生的,​是生活經驗的累積與是不斷思考可能性
朱永祥丟出一個問題:「牙籤可以幹嘛?」

與會者熱烈回覆:
「可以剔牙」,「哦!很正常,再來!」
「可以吃水果」,「有點意思了!」
「可以針灸」,「嗯,….」
「可以做陷阱」、「可以撐開眼睛提神」,「嗯….,好」。
朱永祥再問:「那,恐龍跟電線杆有什麼關聯?」
與會者笑答:「恐龍可以推倒電線杆啊!」
朱永祥回應:「……..好吧!我直接說,電線杆是恐龍的牙籤」
​

雖然這答案也沒比較好,但這讓朱永祥想起,曾經有個社企,但總拒絕承認自己是社企的老闆,他說:「割包才是真正台灣小吃,代表台灣,而小籠包不是。」
​因此,他用麵皮是台灣小農所種的麥,肉、餡與其他的原物料也是台灣由在地生產,做出了特色割包。

這位老闆有良好的商業模式,也很會說故事,他號召了大企業如IBM、微軟等公司出錢,左手幫助小農,右手幫助弱勢族群,讓教養院裡的孩子可以吃到好吃、健康的割包。甚至最近提供APP下單,集結了台北各家的獨立咖啡館,做為取餐據點。
「創意,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朱永祥以此作為結論

 
Picture

組織成長到一定程度,專業分工是無法避免的,微客也找來各項專業的好幫手,當然今天課程是的商品展示是以實作為主,我們就請第二位主講人 大洋,來為我們介紹:
  • 商品展示設計-黃大洋【專職:公益購與商品展示】的勸敗小撇步
  1. 網路
  2. 官網
  • 讓網站一點擊進來就感覺很豐富
  • 民族風就是微客的特色
  • 網站架構或照片可別影響商品的主體性
  • 間接表達賣家的故事與想法(婦女創業、社區自覺)
  • 精準的分類可以快速搜尋商品哦
  • 庫存管理小提醒(每件都是唯一,錯過即不再)
    3.  粉絲團
  • 定位在輔助官網,內容講求意境與對話(官網則訴求資訊清楚與完整)
  • 定期更新(不同季節、不同主題),以利養成收視群
Picture
Picture
    4.  實體店面
  • 一見玄關就知道裏頭很豐富(因此玄關是大學問)
  • 獨特的隱藏版商品才放在實體店面
  • 享受親眼挑選的樂趣
  • 與客人互動不等於只是喊出歡迎光臨,而是像朋友間的問候:「今天怎麼有空?」、「怎麼知道這裡的?」
  • U馬蹄型吸錢方程式:停留時間長短就是消費多寡
  • 兩端入口處、主通道:主打商品,記得分類(可分夏冬、裙褲、顏色、吊架與否)
  • 轉彎處:小物或配件搭配
  • 中間(沒有磁力):非季節性+一次用很久型商品(如皮夾、皮帶),在「可以瞄到」的視線範圍內,可以很「順便地」帶走
  • 絲巾、配件:旁邊擺個鏡子,比對著哪個合適,試著試著不自覺就帶走了
  • 視覺感受:可以搭配自然光或燈光,呈現顏色或漸層感;平視下方10~30度會是最佳舒適感的挑選角度。
  • 不要像挑剩的:尺村多元、擺放量大、少空隙
  • 不要像樣品屋:疊整齊(最上面稍稍亂些可以接受),輕易拿取,放回去也不會有壓力(因為會看→會翻→試穿→才會買)
  • 真心喜歡自己的東西
  • 不要一開始就講故事,感覺像是在賣愛心;一講到受援者,也要像朋友般提及「我那一村子的婦女,特別會…」
Picture
    5.  擺攤:
  • 善用空間:不要吝嗇空間(可不能學精品一個桌子擺一個包),還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像是牆壁可以放掛勾放包包,桌前前緣放海報或板子。
  • 產品工具化:擺設桌椅可能與產品風格不一致,可以拿圍巾作線條呈現整體感;利用現場資源(塑膠袋)填充物,找到產品更好的呈現方式。
  • 只有一個產品放在椅子造型展架上,更可呈現價位或特殊性。
  • 堆疊的手法可以彌補平面的單調:比較立體,免得低頭。
  • 可以穿在身上,親自使用(IPAD包、手機袋),更有說服力。
  • 限制工作人員站在攤位後側,避免影響攤位能見度。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Q&A
Q1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產品需求?
A1溝通,是指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若不是,那就是命令,即違背微客成立的宗旨-「社區自覺/決」,
朱永祥舉了幾個例子:
  • 連帽披肩
  • 我在炎熱的夏天,要求每一個志工帶著連帽走動!此外,披肩與帽子需要扣子連結,我們翻遍各國流行雜誌,給當地婦女參考,她們雖無法走出去看看世界,但某個程度而言,微客也把世界帶進去。
  • 無論是悠遊卡套、錢包長夾(新台幣千元鈔比柬埔寨紙鈔長多了),抑或是手機袋(尼泊爾只有Nokia,沒有智慧型手機),對於產品的規格需求,認知往往不同,但在我們的解釋下,反而造就美麗的邂逅,從社區覺醒到改變的過程。
Q2「目前這麼多年輕人對於創業或社會企業有很大的興趣與熱忱,您會建議他們應該先學習或準備哪些技能或態度?」
A2這點朱永祥引用商業週刊發行人金惟純先生的話來說:
有次幸與金惟純夫婦共進晚餐,問到現在的年輕人熱衷創業或社會企業,有什麼樣看法?
令人意外地,身為企業家的他少見勃然怒斥:「年輕人該先去磨練磨練,一群人搞到社會企業名聲差到極點!」,似乎金先生眼中的年輕人沉不住氣,只是好高騖遠。

一旁的金夫人聽不下去:「年輕人勇於嘗試哪裡錯了?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種養分啊!」金先生連忙解釋,原來是話沒說完:「我意思是,若沒能準備好,就以為對社會企業有幫助,沒有核心價值,跳出來會馬上面臨經營問題呀!」
的確,沒在一般公司待過,蹲過一般公司的苦與難,又哪來的自信創業去呢?「我的認為是,要先磨人格、磨創意、磨人脈,一切才水到渠成嘛。」

從這角度來看,朱永祥認為社會企業家是「悲觀的樂觀主義者」
「若你有勇於冒險犯難的特質,就歡迎加入!另外,街頭的智慧遠大於課堂上的知識。」(文字/志工賴顧文;攝影/志工夏立崴、Chris Mo)
Picture
Picture



4/30|商品陳列進階班(行銷撇步大公開場)

Picture

評論已關閉。

    社企經理人

    許多人懷抱解決社會問題的熱忱,卻在發展產品服務與營運銷售遇到瓶頸,為了充實「專業社企經理人」經營管理能力(五管:生產、銷售、人資、研發、財務),本學會精心策劃課程或工作坊,促進民眾與業界先進交流,激盪社企新思維,培養未來社企專業經理人。

    月份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分類

    全部

    RSS 訂閱

    widget @ surfing-waves.com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關於學會 >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社企Q&A
  • 2022行事曆
  • 2022計畫
    • 01.08 社創論壇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
  • 青春舞鶴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歷年活動
    • 國際參與成果 >
      • 2017 國際參與成果
      • 2016 國際參與成果
    • 2021 計畫 >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金山合作計畫
      • 醫護暖心包計畫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 飛行青年培訓
      • 無礙玩家培訓
      • 森林療域培訓
      • 婦女創業培力
      • 心得故事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燦爛社會企業講座
    • 社會企業演講列車
    • 創生的社會研究室
    • 社會創新與創業研習營
    • ✈國際交流
    • 社企讀書會
  • 社企文章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學會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