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社會企業咖啡館

【社企咖啡館】都市飲食與農業的樂章(上)

2/14/2014

 
Picture
咖啡館,是一個浪漫的輕鬆場所,如何利用這浪漫場所孕育出未來社會創業的靈感與人才,並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企業合作交流,慢慢將在心中萌芽的社會創意實踐,是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舉辦【社會企業咖啡館】講座的主要目的。
首場講座的主持人胡哲生教授(學會秘書長)也表示,希望這個咖啡館就像你家的客廳,分享者則是你的好朋友、好夥伴,透過輕鬆的聊天過程讓你的思想解放,把一些過去想都不敢想,甚至不知道如何想的事情,用有趣、創意的方式延續下去,成為茁壯社會的養分。
有鑑於2013年『假』食物充斥,造成消費者人心惶惶,黑心廠商不僅影響個人健康與家庭安全,更可能讓資本主義市場陷入經濟萎縮,同時卻也給了教育消費者的好機會。胡教授則認為,都市人吃得越來越不安全,因為我們看不到是哪裡生產的、在哪裡做的、吃到肚子裡也分辨不出來,那對於『吃的安全,我想要吃得安心』這樣的需求還有什麼是我們沒有看到的?再者,如何讓這個需求變成商品、變成服務、變成品牌…。


於是,社企咖啡館便以「都市飲食與農業」為題,邀請248農學市集楊儒門召集人、東風經典食材李筱貞總經理一塊兒來分享偏鄉農業跟都市同步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現代都會中選擇安心食材。
以下為現場摘錄
------------------------------------------------------------------------------
都市生活如何吃得更安全、更營養?
248市集/楊儒門召集人說:
我們為什麼做農夫市集,那時候只想著到底台灣農業要走向什麼方式?
第一是先種田,如果你在種田時,做得開心、快樂對自己也有幫助。第二則想幫農友們成立網站,結果在設計網頁時才發現;如果網站做得太簡單,消費者不會看,做得太困難農友不會用,因為看不懂。最後才知道,不論簡單與否消費者都不會看,因為大家對於農業這件事沒有太大興趣,所以必須透過直接交流。


曾經在香港看到過所謂的農夫市集,這是一個能讓生產者和消費者有面對面直接溝通的機會,蠻好玩的概念;消費者會清楚知道擺在眼前的產品,生產者種在哪裡、種植方式是什麼,而生產者還可以趁機推廣自己的種植理念、介紹產源的水土。
套老一輩人說的『見面三分情』,見面後便可以慢慢找回人與人間的情感與認同。以前我們都是去超市買東西,這樣的買賣關係僅止於逛完一圈超市、買完東西後聽到多少錢跟謝謝光臨就結束了,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交流,我想要慢慢把關係拉回來,才想發起農夫市集。
至於為什麼從市集走到開店這一步,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損益平衡,而「社會企業」對我來說是最好方向,因為我們沒辦法做伸手牌(募款),即使是伸手牌人家也不一定買單。
那時候,身邊的好朋友送了我三個寶典,他說:「做社會企業你一定要有成本概念;第二,要有收支表,紀錄所有的收入與支出;第三就是目標,未來你想要做到哪些,如此一來,在規劃時才不會陷入『找錢虧錢』的泥沼中。」
換句話說,社會企業跟經營公司一樣,要有成本概念、收支平衡、未來展望…等,要做什麼事情都先想好,不同的是,你經營社會企業的理由必須是正派事業,對社會有一個意義性在,不只是賺錢。


一開始並沒想過用開店來賺錢,因為我們真的沒有成本概念,只想找一間辦公室,剛好有朋友提供空間,後來其他農友覺得辦公室用不到,乾脆拿來開店(248農學園)好了。開了之後才發現,一間店竟然可以養好多人,既然這樣,那再給它開第二家好不好?
這時,當你的理念跟商業行為發生衝突,團隊裡的夥伴不想繼續做下去,因為他覺得你們開店就是資本主義的同路人,我們市集也曾想過要拆夥,那要怎麼辦?
其實,開店也必須要有一個最低的經濟規模,你的店經理、採購、行政、財會,這四個人如果都在同一間店裡那公司就要倒了。在聘請這四個人之前,要先想想最少要開幾家店才請得起這些人,至少五家,所以,我們就先給他拼到五家,之後再做抉擇吧!
而且下一家店不能再賣農產、蔬果,因為我們跟農友三七分,農友拿到七成他很開心,我們卻只買的起塑化劑,這並非長久之計。在轉型的過程裡,我開了第二間店(大稻埕259)賣紅豆湯,為什麼開甜品店?
唯有如此才能幫助農友解決那些能吃卻不能賣的食材,那些放不進超市規格的盤子裡的格外品(長相奇特、賣相不佳的農產)佔了農友產值大約三成左右,倘若讓這些農產變成資源再利用,對農友與消費者都是好的,因為這些東西如果可以賣出去,農友得到的收購價格也會比較好,當東西越賣越多,價格相對地也可以被討論。
那開農產店跟食品店有什麼不同呢?
農工一邊算一邊笑,開農產店時,我們是三七分帳,農友七成,你的三成等於是抽成以外的,扣掉水電雜支後淨利大約只剩三%,這太嚴重了。如果用有機的紅豆加上健康的冰糖,結果煮出來一碗紅豆湯一樣賣四十,你會發現,紅豆湯的淨利竟然可以是30%。


即便如此,農產店還是會繼續開下去 ,因為這是提供生產者與消費者情感交流的地方,也是農友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之一,但在過程中,食品店的比例也必須兼顧才能損益兩平。因為我們市集的經費是來自一個市集養一個市集,以此類推,最後發現到,你一定要獲利才能做更多事情,那獲利要如何分配、如何考量才不違背初衷,這就是很重要的思考重點了。
原文出處提供:社企咖啡館
>>>>讀更多:【社企咖啡館】都市飲食與農業的樂章(下)
                       【大稻程259】一杯紅豆湯,就可以改變我們的土地

日期/時間: 
 2014/02/14 17:20
地點: 
 生態綠(台北市中正區銅山街1號B1- 捷運善導寺 5號出口)
活動類別: 
 社會企業咖啡館
年度: 
 2013ㄒ

評論已關閉。

    社會企業咖啡館

    歷年資料

    月份

    十一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分類

    全部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