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社會企業咖啡館

社會企業咖啡館第二場─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

11/7/2013

 
Picture
請點我
【社企咖啡館】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上)
  • 【社企咖啡館】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上)< >17support
    2014-02-26
社企咖啡館希望顛覆傳統,讓大家用很輕鬆、浪漫的心情來聽嚴肅議題,然後,在嚴肅議題之後,再激發出自己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
輔大教授胡哲生(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長)表示,第二場咖啡館主題緊扣社會與生活,因為社會是大家的事,都是我們生活周遭正面臨的事情。此次,以「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為題,邀請唱四方製作人張正、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黃俊豪專案經理,一塊兒來分享他們如何將你的事我的事變成大家的事。


以下為現場摘錄
------------------------------------------------------------------------------
你的事我的事,大家事
唱四方/製作人張正說:
四方報有五個版本,你拿到的可能是菲律賓的、或是印尼、越南。四方報是我跟我的老闆成露茜博士(她現在已經過世了)在2006年9月,一起做的一份刊物,到現在七年了,覺得差不多該離開,當然四方報還是繼續。
四方報其實有五個主編,我掛總編輯,負責統籌,五位主編加上五位語文編譯,才可以繼續運作。裡面內容其實都有中文翻譯,不會因為看不懂就跳過,我們都盡量翻譯統一,讓看四方報的讀者,不論種族都可以輕鬆閱讀。


很多情況是,外配在看的時候,老公就湊過來,「你在看什麼?講給我聽。」,包括有些較和善的雇主,他也會湊過去,「你在看什麼?跟我講一下裡面在講什麼?」,這就是四方報好玩的地方,人與人的位置被顛覆了。
外配,或者外勞,其實在台灣的地位,肯定是比較低,但是在四方報裡面變高了,甚至與台灣人平起平坐,徹底翻轉,他們變成了老師,四方報想做的目的也包括這個;簡單地說,這些外配、外勞不是文盲,不是不識字,台灣開了很多識字班,那個態度是:你們不識字我們教你識字。但其實他們只是不識中文字,就像我們不識泰文字、越文字一樣,大家各有各的長處。
我們的理想當然是台灣人在面對世界各國的語言時,都可以不卑不亢。不要看到越南人就覺得差一點,菲律賓人就比較窮一點,聽到日本、韓國、西方人…講一句「你好嗎?」就覺得很了不起。
其實外勞、外配講國語、客家話,並不遜於西方人。我覺得不論身高、膚色、國籍,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刊物,多少做到一點成效。對外配跟外勞來說,不管這份刊物可以達到怎樣的目的,至少可以達到一個小目的,是在台灣這個土地、在異鄉,可以讀到自己熟悉的文字,那種感覺相信一定很好。
唱四方創造東南亞人民在台灣的虛擬集體感


離開四方報後,我現在在做唱四方,概念很接近之前做四方報。我找到幾個朋友,願意跟我一起做一個很奇怪的電視節目,就我從媒體角度來看,台灣擁有一百多台的電視頻道,卻沒有一台電視頻道是為東南亞人所開;如果照人口比例來算,先假設越南在台灣有二十萬人,台灣人口有兩千三百萬,那麼應該一百個頻道有一個頻道是他們的,印尼人也是二十萬人,可是當然沒有,不只一個頻道,連一個節目都沒有。
大家都認為一定要有血緣關係才能做這樣的事情,但我就只是一個無聊的台灣人,喜歡做一些跟台灣不相關的事情;反過來說,這還是跟台灣相關,我認為這是台灣才講得出來的東西。當然,這也不是一個人努力可以做出來,是有這個土壤,也有人願意配合,一起堅持的成果。
電視也是,台灣那麼多頻道空在那邊,沒節目上,我們就來做,用最便宜的方式來做,怎麼樣最便宜?唱歌最便宜,唱歌節目很多,可是這跟我根本的概念又不太一樣。第二個,他們來台灣都要唱國語歌,政府或民間單位會鼓勵他們學習,但我不覺得他們應該忘記自己的語言,反而應該把家鄉的文化帶進台灣,願意接納的話,對我們是好事。


讓我們變成真的多元文化,而不是口號的多元,剛好有一個空頻道,也有一組拍紀錄片的攝影團隊被我說服了。我們不租攝影棚,因為沒錢,就扛著機器到街上直接找外勞、外配。假設這邊是越南的小吃店,我們就會跟老闆娘講好,說要來這邊拍她唱歌,攝影機錄了就開始唱,這邊唱完可能就到中山北路的公園,隨機找路人,麥克風遞上去,真的是素人唱歌。之前在中部常聽那種廣播call-in進來唱歌的,跟著卡拉帶就可以開始,就算完全跟不上拍子還是很爽,其實唱四方就是想要創造這樣的感覺。
讓他們上電視的目的是希望這些異鄉人在電視上看到同鄉,聽到自己聽得懂的聲音,會有一種千里共嬋娟的感覺。我沒有辦法把這些人都聚在一起,但是電視可以讓大家一起看,然後你可以告訴我,你也在看、他也在看,有一個集體的虛擬感,而這個集體感會讓彼此有安全感。
可惜,唱四方現在在台灣綜合台,平常比較不會轉到那台。我們希望讓相對弱勢者,用他的語言去訴說世界;先唱歌,唱完歌我們會問他:「要不要對你在印尼的家人說幾句話?」有的其實講不太下去,講兩句就掉眼淚,我覺得沒關係就是抒發。
如果這個節目可以持續做,第一個是跟社會企業有關,因為我們是獨家,所以有可能會有廣告。第二個是讓他們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詞彙,描述生活的處境,唱完歌可能順便批評一下台灣的勞工政策、爛天氣…等。


其實,這些外勞、外配不是傻瓜,不是只會生孩子、工作,他們也是都有思想,而且甚至可能比我們還更…。很傻,敢到台灣這樣的地方來。
讓外勞、外配用唱歌告訴台灣人:我們真實存在
我希望唱四方這樣的電視節目,不是像歌喉戰那樣殺來殺去、中國好聲音那樣有點假的歌唱節目,老實說,我們節目裡面有的唱的真的很爛,無所謂,他就是一個真心的、獻聲的儀式,告訴台灣人:我們這些人真實存在,在台灣。
我最常舉的例子就是台灣的連續劇,不管是鄉土劇或偶像劇,這些節目都沒有讓台灣的外配、外勞現身,這其實不符合台灣現況。韓劇也是如此,他們其實也一樣,假裝看不到,就不用去處理。我希望讓台灣先看見他們,才知道要怎樣跟他們相處。
最近唱四方去了幾個很棒的場景,就是漁工。台灣漁工大概有八、九千人,我們平常看不到他們,他們的處境其實很糟糕,不只對他們糟糕、對台灣也糟糕,太激烈的衝突爆發就是喋血,可是殺之前他們是如何相處?我們得去處理這塊,前面的東西如果不能認真處理,後面還是一直會有事情發生。


這是一個泰國阿伯,新店捷運現在都是他們在挖,你聽他唱泰文歌時,真的會起雞皮疙瘩,他有他的辛苦。而這些泰國勞工的中文就更差,三百個人之中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跟我對話,因為我的泰文不夠好,他們的中文也不夠好,這樣的問題也沒人去理會。
最近還去了監獄,台灣監獄總共約有四百多位東南亞受刑人。關在異鄉,唱歌還是他們的權利,在龜山的龍潭監獄、高雄的楠梓監獄,除了唱歌,也請他們講講自己的犯罪過程,這些人當然不是為了犯罪來台灣,想透過合法管道賺錢,卻因為很多不是他們想要的緣由而變調了。
(社會事大家事(下)趕路的雁,未完待續……)

日期/時間: 
 2014/02/26 13:40
地點: 
 生態綠(台北市中正區銅山街1號B1- 捷運善導寺 5號出口)
活動資料
Youtube 影片: 
活動類別: 
 社會企業咖啡館
年度: 
 2013
【社企咖啡館】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下)
  • 【社企咖啡館】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下)< >17support
    2014-03-01
你的事我的事,會成為大家的事嗎?社區裡的「熟面孔、陌生事」如何成為事業?從生活點滴的感受到伸出雙手的行動力,社企咖啡館繼上篇唱四方製作人-張正分享他正實踐著的「大家事」後,一塊兒再來聽聽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專案經理人-黃俊豪,他們想做、正在做的台灣事…
以下為現場摘錄
-----------------------------------------------------------------------------
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黃俊豪專案經理說:
從張正剛剛的報告裡發現,很多在角落陰暗的、存活的那些人,需要被關懷,看到剛剛那些照片,其實我內心很激動,因為他們每個人身上流的血,都是紅色。儘管膚色有些不同,都是上帝創造的人,愛都是一樣的。
趕路的雁帶領的就是更生人,在我們的共生家園建立起這一群人,共生家園意旨,一起吃、一起喝、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一群人。其生態是,老老小小,年紀包括七十幾歲至剛滿三個月的小嬰兒都有,小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就住進趕路的雁共生家園了。

↑共生家園生活情形
用通俗一點講法,像「人民公社」;我們是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們家所有的小孩,到未來的念書,甚至深造出國,所有費用都是由家園支應。這十年過來一直是篳路藍縷,特別是在這兩年我們有些省思,下下個十年我們要怎麼去選擇想要過的生活?第一個要活下去;第二個要活的好;第三個要活的有尊嚴。趕路基金會就像一群趕路的雁,同心振翅,在互信含蓄的愛中翱翔,用歌、用愛填補圓融缺口。
台灣監獄的設計原來是五萬人,可是現在卻塞下六萬兩千人,在這六萬人的收容人裡面,跟毒品有關的,包括販賣、持有二級毒品以上,收容的朋友佔百分之四十,這是法務部的資料。間接因為毒品而入獄的包含搶劫、殺人連同前面的佔了百分之九十。曾有立委說過,「我們政府跟社會如果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台灣的治安問題是不是就相對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事實上,各位打開報紙經常看到的,只要有兇殺或是事情幾乎不是因為毒、就是酒。我們剛剛也談到監獄裡面收容人的問題,每一個收容人在監獄裡面政府撥的預算是900元,吃、住、用還有衣服,這個錢從各位交的稅來,這個真的跟各位都無關嗎?
大炳來過趕路的雁,後來因為家庭跟工作的負擔,沒辦法住下來。小炳跟我們去反毒做宣導時,問他說:「你哥為什麼會碰毒?」因為他們之前在紅頂藝人,他們要瘦身保持身材。他哥就跟他講:「我們一個月用一次就好了。」結果從一個月一次到一個月兩次,最後一天一次。小炳說:「我好恨我哥那些朋友。」,還有一個吳恩文,碩士,也是因為用毒在街頭搖晃,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在校園裡面,毒品最氾濫的種類是什麼?
「K他命。」
那些毒販、毒梟都說:「你不要聽那些大人亂講,K他命沒有關係的啦!報紙都說吸食不犯法,沒有列到二級毒品,頂多抓了以後去罰錢、做教育而已。」事實上,K他命會使膀胱損傷、纖維化,我家裡面帶了兩個弟兄,他們來趕路的雁時就包著尿片到來,所以那種傷害已經到了非常非常嚴重了。
趕路的雁整個工作室公領域來講,一個就是戒毒;第二個是反毒宣導;趕路的雁過去十年都在做擦屁股的事情,到我們那邊戒毒的弟兄大多都是用毒十五、二十年以上,兩年、三年後出來,大概都四十五歲了,能夠回饋家庭、回饋社會時間變很短。那為什麼一天到晚去做這樣夕陽工業?所以我們今年就開始大量做反毒宣導,包括免費看國外反毒電影。


趕路的雁的社會企業叫「岸咖啡」。很多人問為什麼叫「趕路的雁」?其實是根據雁行理論,雁單飛跟群體飛,飛行距離差70%,成群的雁可以省力又可拉長距離;如果有雁隻受傷、生病,會有雁陪牠下來直到死去或康復,然後會再追上原來的隊伍。趕路的雁就是那群曾經受傷過的弟兄,我們現在就是要再回到主流的職場社會,「教導」部分當然是透過聖經的真理,「生計培育」部分則是做社會企業(包括岸咖啡、趕路的雁庭園餐廳),「岸咖啡」在淡水河八里左岸,這邊服務管理的人全部都是我們家園裡復育成功的弟兄,再來是「基礎工程」的部分。
如果有吸毒或酗酒,那個是沒完沒了的,家裡面都充滿了欺騙、憤怒、猙獰,所有你最後可以想像得到的就是破裂。
「心靈重建」這部分,透過聖經真理,每一天有三堂課,十點鐘課程則是歌舞,透過舞蹈、語言治療,他們可以自得其樂。另外,有一些技職培訓的手工坊,平常的時間除了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天都在忙,作展示與社會服務,包括到養老院陪伴老人家,也進行山林活動,接近自然。我們要跟上天和好、跟大地和好、跟人、跟自己和好,這環保觀念很好,我們其實有點像「人民公社」。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


【現場交流QA】(以下以「四」簡稱唱四方-張正,以「雁」簡稱趕路的雁-黃俊豪)
Q: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外勞這個族群來做?另外,除了更生人,有沒有跟政府合作,還是只有自力來推動?
四:一開始只想說在報紙上報導東南亞新聞,普通媒體只有壞新聞才有,台灣國際新聞也都是體育、恐怖、時尚等偏頗角度。當我去念了東南亞研究所,看完東南亞史覺得對東南亞史非常不了解,只有片面了解,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文化。如果作中文媒體大家都不看,因為要看的東西太多,沒辦法跟主流媒體抗衡,四方報不一樣,因為台灣沒有這樣的媒體,但要靠廣告來養還是有距離,製作頻道也要錢,沒錢就重播,要讓台灣媒體一直有這種東西出現,可以得金鐘獎的東西。
雁:前六年跟政府完全沒關係,前期時,牧師跟弟兄們一起住,平時就出去幫別人搬家、漆油漆等賺取房租費。後來寫了多元就業方案,企劃前後改了二十一次,之後多元就業方案的錢就進來了,弟兄也不用再花家裡的錢,能夠留下來。前年開始有一點錢,要自己造雪才能走得更遠,於是社會企業就出現了。
Q:我們家的外勞不喜歡唱歌,四方報通路在哪?要如何去經營與永續發展?
四:四方報在便利商店,一開始是越南文,印尼則有十幾份雜誌,Intai、tim兩本比較有名。四方報比較便宜一年六期,電視則是台灣綜合台在播,每個星期六早上九點首播,晚上五點重播,但上網路看最快,外勞、外配有智慧型手機的比率還蠻高的。我不覺得社會企業要永續經營,我認為把社會問題解決之後就該結束了,不應該為了永續經營而創造問題。另外一個是,社會企業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應該自我了斷,這也是我辭總編輯的原因。


↑趕路的雁庭園餐廳
雁:趕路的雁有兩間餐廳,一間在八里小坪頂山上,櫻花大道那邊;一間在淡水河左岸的岸咖啡,明年計畫要開第三個家,開的店數,都不會是趕路的雁的,營運狀況都是弟兄最清楚。岸咖啡軟硬體大概花了一百五十萬,看他們之後願不願意合力頂下來,然後再把資金抽出來,把錢循環利用,每家店都有四個弟兄,六家店就有二十四個家庭,就有一百多個人可以過的平安。我老婆都說:「你什麼時候可以辭職?」待個幾年建立基礎後就交給他們。台灣反毒單位有六十七個,但是卻沒有什麼用途,青少年碰毒原因有三:逞強、好奇、家庭不關心。
【輔大教授胡哲生總結】
其實社會企業永續的定義已經有更改,引用挪威總理的演講,我們要創造價值給市場消費者,要跟社區分享,包括員工、生活品質、環境的永續,我們不只是想要創造價值,這個「分享」是一種更廣義的意義。
贊助單位
研華文教基金會、星展銀行
主辦單位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17support
協辦單位
生態綠、FJU(Fair & Justice union)公義消費聯盟


原文出處提供:社企咖啡館
>>>>讀更多:【社企咖啡館】社會五四三~台灣篇:社會事大家事(上)



日期/時間: 
 2014/03/04 09:30
地點: 
 生態綠(台北市中正區銅山街1號B1- 捷運善導寺 5號出口)
活動類別: 
 社會企業咖啡館
年度: 
 2013

評論已關閉。

    社會企業咖啡館

    歷年資料

    月份

    十一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分類

    全部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