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公告
    • 電子報
  • 青春舞鶴
    • WOO-HOO 傳愛站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2021 計畫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歷年活動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國際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社企文章
    • 社企小品
    • 國際新知
    • 學會出版品
  • 關於學會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 好撒馬利亞人募款計畫

根絕貧窮(2):在地化科技創新,服務底層需求

3/29/2020

評論

 
圖片
根絕貧窮(2):在地化科技創新,服務底層需求
所謂的底層社會,不論是國家經濟落後的全面貧窮,或是社會體制造成的相對弱勢,他們總是社會中獲取生活資源與公共服務的弱勢族群,在上篇文章(根絕貧窮(1):培養內生經濟,開發底層新市場)中,我建議從需求面,借用外來生產性投資,創造在地工作收入,再帶動在地消費金流與工商業發展,進一步刺激供給面生產能力。這是由需求面帶動供應,「將原本的非市場,提升為新興市場」的發展途徑。
​
另外一種發展途徑,則是從供給面創新產品概念,依據底層族群的生活條件與最基本的消費力,利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態度,採取即興科技(bricolage technology)觀念,融入再生科技、循環產業、簡約設計(frugal design)方法與資材,為底層族群設計出成本合理、適合在地使用、環保節儉的創新產品。

設計思考的過程

印度通訊公司 VNL 的創辦人,就是因為看到該國許多沒有電力的貧窮農村,村裡的小孩自小的夢想就是去都市尋找機會,可是一旦離開家鄉,就會與家裡失去聯繫,常常非到不幸發生,孩子與家庭雙邊都無法主動聯繫。理由無他,這些村子太窮了,連政府都不想牽電過來,何況是通訊公司。
一位普通的電子工程師就覺得很奇怪,都 21 世紀了,現在有關電力生產與通訊的方法,早已不是什麼高深昂貴的複雜科技。

他的腦子裡很快就有了解決的藍圖。他計畫為每個村子安裝一套太陽能集電板,以及竹竿撐起的通訊天線,由全村集資購買。每幾個鄰近村子便是一個區域網,中間設一個電腦加上訊號處理軟體(由工程師集資負擔),再接上較高功率的天線,便將一個個區域網接連至都市,建構出與都市相連的鄉村通訊網。這些器材,電腦、通訊軟體都是電器市場上隨手可得的物品,不需要高科技研發、不用等待、不需找代工廠,立即就可以付諸實踐。

同樣的,農村用戶大都是文盲,也不需要什麼高階手機,只要去電子街購買二手回收手機即可,所以村民的購機與通訊費也都非常低廉。他就這樣一個村一個村的說明與安裝建置,只用了很小的資本、很現成的技術設備與回收手機,不僅解決了貧窮村對外聯繫的問題,也為自己開創了龐大的事業版圖。

一個對貧窮人所遭受的不人道生活的關懷,啟發了科技知識的實用價值,也支持了不費資本的創業。當我看到紀錄影像中,話筒兩端的家人隔空對話時,老少面孔的激動是何等令人動容。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真實意義,它不再是空洞的廣告詞了。

滿足社會底層的需求,常常不適宜採用主流市場上既有的產品服務,不僅是價格問題,也有使用能力、支援系統與空間配合等問題,必須秉持以使用者為主體的設計態度、以實用不虛華的價值觀選擇產品功能,就能為非市場族群設計出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供應,將原本「無能力服務」的人群需求,轉變為有方法服務的新市場。

當然,如果這個服務底層的供應商,願意將生產與服務工作交給底層需要工作的人,就能進一步創造需求方的工作收入,提升底層族群的消費能力。

在傳統思維中,總直覺認為社會底層是無利可圖、不值得經營的非市場,可是既有的實例告訴我們,不是不可能,只是我們被傳統的經驗、觀念、理論所制約,不捨得將眼光自高階市場抽離。其實只要將注意力投諸於底層族群,一般水準的技術就可以重新拼裝使用,一般小企業的投資就可以經營事業了。

科技開發與應用,不是必然燒錢研發的高新技術,我們需要的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技術選擇與社會價值的堅持,我們相信,唯有設身處地的體驗與關懷,才是以客為尊、為改善他人生活而呈現出不同的技術能力。

服務底層社會、提升人性價值,不是不可能,只要願意正視他們的需求,為他們設計適用的產品與服務,再由他們製作,提供在地工作機會,同時以需求面的消費力及供給面的再設計,務實的解決底層需求與工作收入的問題。
評論

    作者

    胡哲生 理事長

    歷年文章

    十一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返回頁面

    全部
    2020

    RSS 訂閱

    powered by Surfing Wave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公告
    • 電子報
  • 青春舞鶴
    • WOO-HOO 傳愛站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2021 計畫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尼泊爾計畫
    • 烏干達計畫
  • 歷年活動
    • SGS永續城鄉在地創生計畫
    • 國際論壇 >
      • 2017社會企業國際論壇
    • 桃園市NPO知識學院
    • 社會企業咖啡館
    • 社企驛站
    • 在地生活小旅行
    • 社企夜談
    • 社會企業國際研討會
    • 社會企業嘉年華/博覽會
    • 社會企業專業工作營
    • 社企經理人系列課程
  • 社企文章
    • 社企小品
    • 國際新知
    • 學會出版品
  • 關於學會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 好撒馬利亞人募款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