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B-4.1

10/3/2018

0 評論

 

極脫貧服務歷程中的發現:台灣社會當下貧窮歸因的新看見

Picture

 

邱淑芸 執行長
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

摘要

社會工作者要正視貧窮議題並嘗試著積極脫貧,就得隨時檢驗當下社會的貧窮成因是否已經有所轉變,因為隨著經濟樣態的改變及社會環境的變遷,貧窮的成因也會有所不同,如Beeghley(1988)將20世紀末期西方社會的貧窮解釋區分為「個體的解釋」(individual explanations)與「結構的解釋」(structural explanations)。而台灣社會工作學界在探討與貧窮相關的理論觀點時,最早討論是從量化的貧窮文化觀點實證研究開始,而之後所探討的重點,多是與人力資本論、與勞動市場有關,較忽略家戶特徵對貧窮所帶來的影響。近來多半的實證研究開始分析家戶特徵這類因素的致貧影響,包括了:戶長特徵、家中依賴人口或就業人口、家庭結構(王永慈,2005)。
​
然而,面對經濟發展的複雜化、虛擬化,金融商品及消費行為已非傳統理論所能詮釋,本研究嘗試用跨領域理論與各種大腦及行為科學的最新研究,重新檢視當下社會的貧窮歸因,包括財務知能(Financial Literacy)、隧道效應(Tunnel Effect)以及貧窮對於大腦生理反應的影響(Kelly 2013)等論證,以做為驗證、呼應筆者過去6年間對於200多位積極脫貧服務個案歷程中的發現。因此,本研究使用個案研究法中的多重個案研究(Multiple Case Study),嘗試歸納10位被研究者服務過具備社會福利身分之積極脫貧個案,在落入貧窮過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環境壓力下交錯影響的行為表現,以還原台灣社會中造成貧窮的成因,更期待本研究以不同視野及角度檢視出的成果,可作為未來更多貧窮研究及研擬積極脫貧方案時的參考。

關鍵字:貧窮歸因、積極脫貧、財務知能、台灣貧窮研究

0 評論



發表回覆。

    論文發表主題摘要

    Picture
    Picture

    B場第1場次

    ​B-1.1 陳力行
    ​台灣社會企業營運模式之探討

    B-1.2 曾璽勻

    食酷SCOOP廚師共享平台創業計畫研究

    B-1.3 謝惠娥

    ​商業模式創新之探討比較-以社企型公司與社企型NPO為例

    ​B-1.4 余金龍

    ​「雙圓理論」 iCESD 一個根基於循環經濟的創新社會設計​

    B場第2場次

    B-2.1 沈秀娟
    社會創業行動中的關注議題與創新-以TiC100社會創業競賽探討

    B-2.2 吳貞育

    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企業策略(以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B-2.3 洪敬舒

    《合作的艱難》勞動合作社的比較利益-以勞動者觀點出發

    B場第3場次

    B-3.1 張昭雅
    服務主導之社區再生-以日本大阪北芝社區為例

    B-3.2 李婕安

    「社區結盟‧地方創生」-農村社區跨域合作產業推動模式初探

    B-3.3 許庭華

    社區型經濟發展組織之連結型社會企業-以台灣農夫與桃米社區為例

    B-3.4 余思妤

    ​​青年社會創業家在創業歷程的自我轉化-敘事探究觀點

    B場第4場次

    B-4.1 邱淑芸
    極脫貧服務歷程中的發現:台灣社會當下貧窮歸因的新看見

    B-4.2 郭又禎

    跨組織合作關鍵要素分析:以「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為例

    B-4.3 鍾采璇

    The Legitimacy of Nonprofits’ Transition to Nonprofit Social Enterprise - A Case Study of Homelessness-Related Nonprofit Social Enterprise in San Francisco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