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B-1.4

10/3/2018

0 評論

 

「雙圓理論」 iCESD 一個根基於循環經濟的創新社會設計

Picture

 

余金龍 董事長
義達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現今大部分的社會企業都聚焦於主要目標追尋社會公義,然而他們經常需要政府,慈善機構,及各界善心人士經費的支持。倘若經費的來源不穩定或匱乏了,則該社會企業有可能無法永續的經營下去, 或限縮其所能發揮的社會衝擊。本論文闡述一種創新的方法根據循環經濟的原則及其衍生造就「破壞性創新」,用如此設計的「創造價值」及「分享利潤」在不須傳統的外部經費的狀況下,仍然能夠達成相同或甚至更優越的社會公義, 並且不犧牲巨大社會影響的目標。本倡議基礎的架構建立在「三個環」或三層的循環及共享經濟,它們互相鎖住形成一個穩固的「大圓」,或説是利潤分享因著創造價值的循環經濟,稱之為「雙圓理論」或是 iCESD (interlocked Circular Economy & Social Design), 也可以將它看成下世代循環經濟的新概念,CE 2.0。

第一層的循環經濟 「潔淨和永續科技」提供了一個傳統的循環經濟架構,採用廢棄物轉成高價值的工業用數量的原物料,然而在某些國家中這些廢棄物的來源是由黑道或其附隨組織所掌控,這個問題可用第三層的循環經濟 「和社會企業共同經營品牌,業務及行銷」的輸出或成果來解決;利潤分享的機制提供第一層循環經濟的廢棄物來源一個替代路線,並且創造了三種獨特的品牌特色:「和社會企業利潤共享」,「永續和環保的材料」及「由設計師和弱勢團體共同創造價值」,後者也是iCESD架構下第二層的循環經濟; 使用第一層的回收或再生材料由設計家增加價值並且讓弱勢團體學習及複製成一定的數量當作第三層的進料,支撐品牌,業務及行銷所需。每一層循環經濟或是「環」的輸出就是下一個環的輸入,所以「3個內環」互相鎖住成為穩定且永續的「一個大外圓」,這已經超過循環經濟的範疇,擴展至以增上善的循環為架構, 環保及永續為核心,永遠的利它為精神的跨領域社會設計。
iCESD架構的正回授機制同時也非常可能的創造出台灣現在迫切需要的,舉世聞名的品牌;因著創新的「雙圓理論」或是iCESD架構的社會設計及獨特的品牌定位,這個新品牌足可和現有的任何全球頂尖品牌竸爭。

關鍵​字:iCESD, Circular Economy 2.0, CE 2.0, G-Sharing Economy,循環經濟 2.0,給共享經濟,雙圓理論

0 評論



發表回覆。

    論文發表主題摘要

    Picture
    Picture

    B場第1場次

    ​B-1.1 陳力行
    ​台灣社會企業營運模式之探討

    B-1.2 曾璽勻

    食酷SCOOP廚師共享平台創業計畫研究

    B-1.3 謝惠娥

    ​商業模式創新之探討比較-以社企型公司與社企型NPO為例

    ​B-1.4 余金龍

    ​「雙圓理論」 iCESD 一個根基於循環經濟的創新社會設計​

    B場第2場次

    B-2.1 沈秀娟
    社會創業行動中的關注議題與創新-以TiC100社會創業競賽探討

    B-2.2 吳貞育

    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企業策略(以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B-2.3 洪敬舒

    《合作的艱難》勞動合作社的比較利益-以勞動者觀點出發

    B場第3場次

    B-3.1 張昭雅
    服務主導之社區再生-以日本大阪北芝社區為例

    B-3.2 李婕安

    「社區結盟‧地方創生」-農村社區跨域合作產業推動模式初探

    B-3.3 許庭華

    社區型經濟發展組織之連結型社會企業-以台灣農夫與桃米社區為例

    B-3.4 余思妤

    ​​青年社會創業家在創業歷程的自我轉化-敘事探究觀點

    B場第4場次

    B-4.1 邱淑芸
    極脫貧服務歷程中的發現:台灣社會當下貧窮歸因的新看見

    B-4.2 郭又禎

    跨組織合作關鍵要素分析:以「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為例

    B-4.3 鍾采璇

    The Legitimacy of Nonprofits’ Transition to Nonprofit Social Enterprise - A Case Study of Homelessness-Related Nonprofit Social Enterprise in San Francisco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