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WBR 世界自行車援助

7/22/2015

0 評論

 
Picture
案例介紹
★創辦人:Frederick Day
★組織名稱:World Bicycle Relief
★組織國籍:美國
★產品/服務重點:為資源匱乏地區提供耐用的自行車並訓練專業維修工
★口號:以雙輪的力量轉動人生
MOBILIZING PEOPLE through the power of bicycles
★成立時地: 2005年 美國 伊利諾州 芝加哥
★影響區域:斯里蘭卡、盧安達、肯亞、衣索匹亞、莫三鼻克、坦尚尼亞、尚比亞、賴索托、南蘇丹共和國、秘魯、菲律賓等一些低度開發的非洲、南美及亞洲地區
★宗旨: 
Picture
立於2005年的World Bicycle Relief (WBR) 為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而其總部則設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該組織專門從事大規模的自行車分送方案,並訓練自行車維修工,以幫助世界上許多開發中國家脫離貧窮。其方案主要聚焦於教育、經濟發展及衛生保健等等民生大計-透過自行車的力量動員世界各地人力及資金。截至2014年的十一月,WBR已分送出超過二十萬輛自行車,並且已在開發中國家訓練超過一千位自行車專業維修工。在其眾多方案當中,自行車教育賦權企劃已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學生自行車分配給女性學生。
★官網:http://www.worldbicyclerelief.org/
★獲獎:
2011 Chicago Innovation Awards得主
2012巴倫週刊選為全球25大最有效率慈善機構之一
2013獲選為Schwab 基金會年度社會企業家等。
創辦人Frederick Day 曾獲得2014 GQ 領袖獎


★緣起 :
開發中國家常因為距離遙遠及資金與運輸工具貧乏,而使人們無法獲得充足的醫療與教育資源。在非洲的烏干達、坦尚尼亞及亞洲的斯里蘭卡地區對百餘戶家庭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自行車的確能為一個家庭增加約35%的收入。若以交通運輸方面的成本效益來分析,關於這方面確實能達到減輕鄉村貧窮的紓困效果。例如,在1990年代印度的道路興建投資,在鄉村經濟發展方面所展現的成果效率,是其他投資及補助的三到十倍。以宏觀面來說道路能增加運輸,以微觀面來說,則是自行車能做為輔助工具。由此可知,自行車在某種程度來說,能為開發中國家逐漸根除貧窮。


基於上述原因加上種種因素,SRAM的聯合創辦人兼執行副總F. K. Day在2004十二月的南亞大海嘯過後,創立了World Bicycle Relief。 F. K. Day與其妻子Leah Missbach Day在海嘯過後,實地走訪斯里蘭卡;並深深感覺到紓困措施的需要。在與當地民眾的數次訪談中,他們了解到當地對運輸的需求以及相對於其他運輸工具,自行車具有相當的潛在價值,於是World Bicycle Relief與自行車的分配企畫案就這樣誕生了。該組織不僅協助南亞海嘯的救災行動,更是捐贈了2萬4千多輛自行車到斯里蘭卡,以作為災民自力更生的運輸工具。其後World Bicycle Relief與世界展望會及當地製造商合作,生產並分配專門設計符合貧困者需求的自行車,而這樣的營運模式亦使用在後來的企畫中,並經過不斷改革,一直延用至今。
★創新暨營運模式:
World Bicycle Relief長期與Google、Giant(捷安特)、Movado(摩凡陀,瑞士著名鐘錶品牌,全球頂級製錶廠之一)、World Vision(世界展望會)、WHO(世界衛生組織)等許多知名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合作,推行多項企畫案,賦予許多開發中國家雙輪的傳奇力量。
基本運作模式:
  • 專門為因應鄉村崎嶇道路與運載需求,特別設計、採購並製造堅固耐用的自行車
  • 以適當的工具及對品質的注重,在非洲當地組裝自行車
  • 透過購買、工作交換方案與學習交換方案交付自行車
  • 藉由訓練在地專業維修工,來建立維修產業的基礎架構以及庫存零件供應專業系統
  • 透過具有公信力的研究來評估組織運作情形
  • 相關溝通方案能導向捐助及合作
Picture
主要運作特色-
l   特別設計的自行車:World Bicycle Relief專門為其欲分配自行車的開發中國家,設計適用於當地環境的自行車-以Buffalo(水牛)來做為強而有力的品牌名稱,藉此彰顯其自行車的強度與耐用程度。WBR的Buffalo自行車包含重約五十磅的後貨架、擋泥板及以安全與耐用為考量的腳剎車-大約可載重一百公斤的貨物。車架及前叉以極大的16號規格的鋼材所建構,而前後輪分別裝有32及40個13號規格的輪幅,輪輞是以18號規格的鋼材建構。自行車的組裝則是在非洲的三間WBR機構進行-一間位於辛巴威的哈拉雷,另一間位於贊比亞的盧薩卡,最後一間則位於肯亞的基蘇木-如此能維持低成本、接近終端使用者、並確保當地零件的相容性。


l   維修技工訓練:為確保維修能持續進行,WBR實施一項維修訓練企劃。實施的方式以五到二十人為一訓練小組,而培訓的課程則包含自行車維修、商業守則及生活技能,另外每位維修工都配有高品質的工具、制服及基本商業技能教材。截至目前,在贊比亞、辛巴威等非洲國家,已培訓出超過一千位維修工並分配至其所屬社區負責維修服務。此外,WBR正積極與欲更上一層的維修工合作,幫助建立其獨立事業,期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鄉村地區增加充裕零件供給。


運作主軸介紹--
這不僅僅是一輛自行車,更是一台經濟與文化的推進器。


l   設計:長久以來,在非洲鄉村地區的學生、農民等民眾,都必須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負載長遠的距離,才能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與步行相較之下,自行車能促使人們在相對較短的時間下,在更長的距離拖運更多貨物,這點更加深了自行車的需求。在非洲,供應商與終端用戶之間的脫節,導致自行車的設計品質相對低劣-大多數無法負荷崎嶇的道路與過重的負荷,經常在幾周內就會解體。
Picture
Picture
這種糟糕的結果致使人們無法達成其運輸需求,生活品質日益低劣。WBR現已連結非洲鄉村地區的人民與供應商,如此便促成自行車品質提升-專門行駛於非洲鄉村地區的崎嶇道路,並適於大量載重。WBR水牛 (Buffalo) 自行車應運而生。在終端用戶嚴格的檢視回饋及嚴密的品質控制下,水牛自行車在非洲經過設計、測試及組裝。WBR堅信在非洲提供高品質的耐用自行車是組織至上原則,並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及改善,以確保自行車能滿足用戶需求。WBR以非洲為基礎的產品管理團隊,也對一組在最嚴苛生產條件下,對現行與潛在零組件做測試的車隊進行監督-如此條件下產生的回饋有助於改善自行車品質。再者,水牛自行車能與在地產出的零件相容,確保適當維修能年年持續。此種專門為非洲而設計,兼具創新的WBR水牛自行車在自行車界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l   品牌標記: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一定會很好奇為何選用水牛做為其品牌。因為自行車的設計理念即是來自強而有力的非洲水牛,以此來做為高品質象徵。但在斯瓦希里語國家,自行車則以「尼阿底 Nyati」(斯瓦希里語中意指水牛)作為品牌名稱。另外自行車及零組件也作精心的品牌標記,以擔保終端用戶購買真品,而非低品質的仿冒品。
Picture
l   組裝:水牛自行車的零件,皆來自專門為該自行車設計款式、量身打造零件的亞洲製造商。WBR以台灣為基地的供應管理團隊為確保自行車的堅固及高品質,特意對潛在供應商進行審核、評估產品品質並管理運送物流,期能將成本最小化。自行車完全是以零件的方式到達位於非洲的WBR機構,再由機構內訓練的在地專業化團隊進行組裝。機構內六十多位的專業裝配人員,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與WBR同舟共濟,他們以自己的工作為榮,並以最敬業的精神組裝每一輛自行車。
Picture
維修:任何最堅固的自行車都需要維修,特別是在非洲鄉村地區那樣嚴苛的環境中所使用的自行車。每一台水牛自行車都配有一個小工具套件和唧筒來做基本維修處理。為確保每位自行車擁有者能獲致在地且合格專業的修理服務管道,WBR發展出一套專業維修工訓練企劃,以配合自行車的分配作業。該訓練企畫包含自行車的組裝、維護修理以及基本商業、行銷及管理技能。有些維修工甚至與小額貸款商合作,建立自己的事業並購入庫存零件。企劃實施至今成果斐然。
Picture
銷售:非洲各地的組織(像是南非的Qhubeka及肯亞的Africare等)、企業及個人對WBR的專業趨之若鶩,紛紛向其購買自行車,以滿足自身的運輸需求。這種對自行車與日俱增的需求,激發WBR發展出一套社會企業方案。WBR對高品質及達成終端使用者需求的決心,促使水牛自行車在開發業界成為關鍵工具,而其自行車在金字塔底層的經濟成功填補了市場缺口 ,組織基礎結構亦得以讓自行車企劃持續運作。透過社會企業方案,WBR販售水牛自行車以幫助組織、企業及個人。自行車的銷售使顧客能有效率地達成目標,也讓WBR產生收入,這讓工廠的生產力獲得改善,並增加庫存零件網絡的流通。自行車的銷售亦在為更多人提供更多自行車及減少整體生產成本時,有助於WBR在教育、醫療保健、微型信貸、災難援助與修理技工訓練等企畫的進行。

企劃介紹:
Picture
自行車教育賦權企劃 (Bicycles for Educational Empowerment Program; BEEP):此企劃於2009年六月展開,為一項與尚比亞教育部、一些社區組織及數個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的教育性質措施。為了藉由縮短通勤時間,改善教育管道,該企畫的目標為在尚比亞鄉村地區,提供五萬輛自行車給學校師生。企劃中70%的自行車分配給學生,另外30%則分配給老師、社區領導人及自行車維修工。由於在認知上,女性相對在接受教育方面深具挑戰,例如分擔家務、人身安全及早婚習俗等議題,因此有70%的自行車是分配給女學生。企劃初期的報告顯示,參與BEEP的學校中,高達88%的學童皆能完成學校教育,對比全國平均的60%,人數明顯高出許多。


尚比亞企劃:2006到2009年,WBR與RAPIDS (Reaching HIV/AIDS Affected People with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合作,由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贊助,世界展望會領軍的紓困組織聯盟,藉由對在社區中從事家庭護理志工、疾病預防教育專家及弱勢家庭,提供兩萬三千輛自行車,試圖解決尚比亞的愛滋病危機。由於工作者能更加頻繁的訪視,亦能透過其與慢性疾病患者的接觸過程彰顯影響力,所以自行車的提供不僅讓RAPIDS能為更多人服務,更促進該些服務受惠者得到更高品質的照護服務。企劃中最顯著的結果即是WBR在參與RAPIDS的過程中,照護者的留任上升至97%,較初其明顯增加許多。企劃進行的過程中,WBR也訓練超過470位修理技工。此企劃中的關鍵元素就是這輛具有「文化適宜性」的自行車,專為達成當地人的需求及抵抗非洲土地惡劣路況而設計。就如上述的自行車介紹,堅固耐用的性質改善不少非洲當地不利的情況。


CHAI企劃:在支持CHAI (Clinton Foundation HIV/AIDS Initiative;柯林頓愛滋病方案) 方面,WBR在盧安達、肯亞、衣索比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及賴索托等地提供三百輛自行車給當地人,以幫助在非洲推行的抵抗愛滋病特定措施。企劃中,自行車是提供給醫療衛生工作者,協助處理愛滋病患的醫療需護人員、照顧孤兒與弱勢兒童之導師及防災教育專家。


賑災企劃:與世界展望會、Trek Bicycle及當地政府合作,WBR在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過後,為斯里蘭卡有急需的人民提供了243,676輛自行車。評選的過程包含:基本經濟及商業需求、工作地點的距離以及學校的距離。在一份具有公信力的報告發現,近90%的自行車受助人,靠著其獲得的自行車維持生計。另外WBR也在2011年提供自行車給在肯亞的救援組織,對抗索馬利亞半島的飢荒。


微型信貸與社會企業計畫:WBR與數個微型信貸機構合作,讓無法負擔一次付清貨款的個人能以貸款方式獲得自行車。在贊比亞一間由 Land O'Lakes, Inc. 所創立的酪農組織「米勾耶乳業合作社 Magoye Milk Co-operative」就是微型信貸企劃的一個實例。在那裡,有299位農夫騎著購自WBR的水牛自行車,將乳製品運送至收集牛乳並將其送至乳品加工廠的中央倉庫。由此可知,自行車的採購讓農夫每天在縮短時間(當運送牛乳時,時間是關鍵)的情況下,增加其運送潛力,並節省運送產品時所需花費的成本。在自行車設計方面,許多非政府組織及其他救援組織在處理各種議題時,均仰賴WBR的相關專業知識。這導致許多組織購買WBR的自行車來達成其特定需求。這些組織包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展望會、國際關懷協會、世界糧食計畫署等等。透過與這些國際組織合作,WBR已然成為永續經營的組織。




★影響力: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圖片說明:
能量:騎自行車能增加個體能量達五倍 
距離:在相等的時間單位下,個體騎自行車所能達到的距離為步行的四倍之多 
時間:平均每十英里的行程,自行車能節省三小時的寶貴時間


一輛簡單堅固的自行車,就能使一個人的效率以倍數增加。與步行相較之下,自行車較能使得到教育、醫療保健以及經濟機會的管道獲得改善。當處於旅行時間減少的情況下,自行車增加了載重能力與旅行的距離。另外,根據統計,自行車分配企劃實施後,學生出席率增加至28%,學業成績提升至59%;醫療保健工作者能夠增加頻繁接觸達40%以上的病患;企業家能夠旅行的距離相較從前達4倍之多,能夠運送達5倍之多的貨物,並且增加獲益達50%。
以下列舉World Bicycle Relief在不同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力:
Picture
教育(流動性 = 機會):讓非洲學子能擁有一輛自行車,就能造成一場變革。World Bicycle Relief的自行車教育賦權企劃 (BEEP) 就在非洲鄉村地區為師生及教育工作者提供自行車。學生有了自行車就能準時並安全的到達學校,隨時準備上課學習,而當地的社區委員會,則會對有迫切需求的學生進行篩選,並審查自行車的使用。企劃研究持續發現,在學生收到自行車後,學業成績與出席率大大地改善了。收受者也發覺自行車對其助益甚大,願意簽屬合約,同意使用自行車規律到校學習。在學生放假期間,學生的家人亦能藉由使用自行車受益良多。例如,一項2012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自行車分配企劃實行後,孩童到診所就診的比率多出五倍以上。這都要歸功於自行車,使距離不再遙遠。


實例:艾索 (Ethel) 的夢想-在十五歲的艾索擁有一輛自行車之前,她每天必須步行超過兩小時,越過山丘上崎嶇的道路才能到達學校。終於在2013年,她獲得了一輛自行車。現在有了自行車,她的通勤時間只需要45分鐘-如此便能準時到達學校,專心學習並追求其欲成為護士的遠大夢想。艾索除了在同儕間樹立榜樣,更使用自行車載運同學一起到學校。


l   微型信貸(流動性 = 市場管道):
一位高齡六十歲的贊比亞農夫曾說:「使用舊的自行車,
我無法載運40公升的牛乳,但在使用水牛自行車後,
40公升的牛乳輕到似乎不存在。」。


World Bicycle Relief與非洲當地微型信貸機構合作,幫助企業家與家族事業購買水牛自行車。微型信貸貸款期限為六至十八個月,並以使用堅固運具從事生產所賺取的獲利來償還。一般來說,WBR的自行車最常被用來運送牛乳及蔬菜到市場,再從市場載送農場資材回到村莊。


實例:建立事業-喬治是一位尚比亞農夫,家族常年飼養家禽販售。在擁有自行車以前,喬治每天必需使用獨輪小推車載運六隻雞到市場。以貸款購買水牛自行車後,他每天都能載運超過二十隻以上的雞到市場販售。一趟載運六隻,一天能載運多趟。有了兒子及孫子的幫助,在未來喬治期盼能擴展家族事業,並開發新市場販售農場產品。


l   醫療保健(流動性 = 治療):在2006年,World Bicycle Relief開始在一個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贊助,名為RAPIDS的聯盟運作。此企劃為照顧愛滋病患及疾病纏身孤兒的志願醫護人員,提供兩萬三千輛自行車。接著在2012年,WBR與Specialized Bicycles 及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合作,對預防愛滋擴散的第一線教育人員提供自行車。由於自行車的分配加速企劃運行,這些醫療企劃,在非洲鄉村地區改善了疾病纏身病患的生活品質,並解決孩童與孕婦營養失調的情況。


實例:若依絲 (Royce) 與其自行車-身為志願醫護人員的若依絲,在擁有自行車之前,每天必須行走七公里,才能探視三位病患。而如今,她在一天之內就能探視十八位病患,這主要受到自行車力量的影響,才能導致這種醫療品質的提升。
Picture
環境(流動性 = 永續性):World Bicycle Relief與兩個南非的非營利組織Qhubeka 與「野地保育基金會 Wildlands Conservation Trust」合作,以支持其「綠色創業家 Green-preneur」企劃,強調「動作做 (hand-up)」,而非「伸手要(hand-out)」的創新方法。學童與家庭參與改善社區與環境的活動,以換取自行車;例如,養育原生樹種及樹苗,或收集可回收的垃圾。自行車幫助學童能更迅速安全的到達學校,並讓許多家庭有更多獲得醫療保健、就業機會及市場的管道。企劃參與者亦能習得商業技能,並用以展開小規模事業。到目前為止,南非的高中生已透過此企劃種植了成千上萬的樹木,並收集了上萬噸的垃圾。


實例:樹木經營者-身為樹木經營者 (tree-preneur),學生們藉由種植並滋養150株樹苗,來獲取對其自身助益甚大的自行車。而這些換取而來的水牛自行車,將幫助他們迅速安全抵達學校。這些來自南非的高中生,已透過此企劃,種植成千上萬的樹苗,環境將逐漸獲得改善。另外,Wildlands的總經理 Dr. Andrew Venter 深信這些學生的努力,將會啟迪南非許多希望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的人們。
專業修理技工伊利亞 (Elijah) 說:「在我受訓成為專業修理工之前,我對自己的人生前途茫然。到了37歲時,我都還不知道如何騎自行車,更遑論要修理它。看看如今的我,已然有能力讓我的孩子就讀需付費的學校;而且在我的社區,每個人都認為我是自行車修理專家。現在,我已有現成的市場,也不需要為未來擔憂」。


l   專業維修工(訓練雙輪轉動的傳奇力量):自行車維修是本企劃能獲得成功相當重要的因素。因此,World Bicycle Relief發展出一套維修工訓練企劃,以配合自行車分配措施;使得許多自行車擁有者不必擔心缺乏專業維修服務,而使得他們生活能更順遂前進。目前,該企劃已訓練出近千位的專業維修工,顯然已讓這些人免於對未來或生計的擔憂,有更多時間努力經營家庭,更有人已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版圖。


實例:維修工艾力克斯 (Alex)-Alex是World Bicycle Relief訓練的眾多專業維修工的其中一人,他的專業已讓許多水牛自行車馳騁非洲大陸。原本為小農夫的他,現在已透過企劃建立自己的事業,妻小生活亦不虞匱乏,孩子更能順利進入校園就讀。


l   社會企業:為大眾提供實惠、可靠、永續的交通工具-World Bicycle Relief的水牛自行車如今享有耐用性、功能性及可負擔性的名聲,而許多組織及個人亦紛紛向其購買自行車,以滿足自身的運輸需求。這種當地強烈的需求,使得WBR的獨資子公司「水牛自行車公司 Buffalo Bicycles Ltd」應運而生。起初在Buffalo Bicycles Ltd誕生時第一位客戶-尚比亞的一個組織,現在已使用自行車完成其改善贊比亞社會的企劃。相較於僅靠捐款而言,自行車的販售搭配捐款,更能完成WBR對非洲人民提供耐用實惠運輸工具的使命。自行車的販售現今也大大降低各項企畫經費,例如運送、組裝等成本。截至今日,水牛自行車的力量已幾乎遍佈非洲大陸,各項販售機制的建立使許多非洲人民受惠,改善其生活水準,進而提升生活品質。Buffalo Bicycles Ltd絕大多數的客戶都是非營利組織,均使用水牛自行車推展自身的改善企劃,例如,照護愛滋病童的STEPS OVC企劃,參與的組織購買自行車,幫助志願醫護人員順利探訪病童,並在最緊急時刻使用自行車將其送往診所。由此可知,自行車搭配企劃的推行,對非洲地區有著深遠的影響。


實例: 查瑞蒂 (Charity) 的故事-查瑞蒂是一位住在辛巴威的27歲單親媽媽。她的前一輛自行車在購買不到一個月即壞了,後來親身體會到水牛自行車的堅固耐用,她節省生活開銷,使用商業技巧獲利並參與小額信貸貸款,終於為家裡買了一輛水牛自行車,不僅如此,查瑞蒂後來靠著自行車維持家計,使收入與日俱增,讓孩子順利進入大學就讀。


★創辦人簡介:
Picture
FK Day
World Bicycle Relief的創辦人Frederick Day是一位來自於芝加哥的商人、企業家及人道主義者。杜蘭大學就讀時期主修經濟學及拉丁美洲研究。在1987年,Frederick (F.K.) Day 與其兄長 Stanley R. Day, Jr. 和朋友共同創立一家自行車零件供應商SRAM Corporation。SRAM生產高端的自行車零件,並且到目前為止,一直是美國第一大及世界第二大自行車零件供應商。2005年對Frederick Day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因為基於南亞大海嘯人道救援的精神,他與妻子Leah Missbach Day在探訪災區過後,決定創立非營利組織World Bicycle Relief-透過自行車的力量,實施大規模的自行車分配企劃,協助非洲及亞洲鄉村地區人民維持生計,脫離貧窮。
從一開始F. K. Day親自設計自行車與募款,到現在整個組織的完善運作,他已將人道救援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也將會有更多的組織積極與他合作。在一次的訪談中Day曾指出:「你固然能擁有世界上最優良的商譽,但若你的所為,並非受到亞當史密斯那隻看不見的手所驅使,那你註定會失敗。」,可見其對組織運作的重視度極高。F.K. Day除了致力於自行車界外,亦活躍於教育與創業研究、科技、替代能源、環境保護及整治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Day還是西康乃狄克州立大學South Kent School籌備計畫長期董事會的會員,並在2013獲選為Schwab 基金會年度社會企業家獎,2014年獲頒 GQ 領袖獎。


★台灣供應管理團隊簡介:
Picture
鄭永權經理
World Bicycle Relief 成立於美國,其整體運作係由位於台灣台中的 SRAM Taiwan 所負責。該團隊目前在台灣有四位工作人員,由鄭永權經理領軍,主要任務是產品開發與驗證、生產安排、供應鏈開發與管理及物流管理等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worldbicyclerelief.or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_Bicycle_Relief
http://www.aidforafrica.org/member-charities/world-bicycle-relief/
http://www.democracythatdelivers.org/speakers/fk-day#.VY-EPhuqqkp
http://www.prlog.org/12385085-fk-day-founder-and-president-of-world-bicycle-relief-honored-with-prestigious-2014-gq-leader-award.html
http://www.forbes.com/forbes/2010/0510/creative-giving-sram-zambia-charity-armstrong-bicycle-economy.html




撰稿:楊庭芳 2015.6


翻譯機構 (Translated by):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
Taiwan Social Interest Action Association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enter,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本網站翻譯文章僅供個人參考使用。
如需下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不得改版或轉為營利用。
0 評論



發表回覆。

    廠商介紹

    社企廠商介紹

    Archives

    十一月 2015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