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Fifteen Group (英國)

11/16/2015

0 評論

 
Picture
創辦人:傑米•奧利佛 (Jamie Oliver)


組織名稱:15 餐飲集團 (Fifteen Group)


組織國籍:英國


產品/服務重點:訓練弱勢青少年專業水準餐飲技能,並提供就業機會。
Picture
口號:
Using the magic of food to transfer life
用美食的魔力翻轉人生


成立時地:2002年 於英國倫敦


宗旨:
Fifteen是屬於社會企業的一家餐廳,在創設理念上是相當特別的,除了如同一般餐廳營業賺取利潤外,它也是一家公益餐廳。
Fifteen餐廳是傑米•奧利佛的Fifteen基金會所創立的一家餐廳。該基金會主要是協助英國弱勢青年就業,餐廳利潤皆屬於基金會所有,也是協助餐廳所在地之弱勢青少年就業的主要資金來源。Fifteen餐廳提供不同風格的用餐氣氛,以及多元豐富的菜單,所選食材皆產自英國,傑米將自己所愛、所長與大眾分享。在一般人眼中,它也算是高單價、高品質的餐廳,該餐廳員工亦受傑米影響,在服務上充滿了自信、開朗,讓許多顧客留下深刻印象。
Picture
得獎:


2003年6月,英國女王大壽的壽豐典禮上,傑米•奧利佛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員佐勳章「MBE」,驗證了他在英國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5年5月,傑米•奧利佛獲Caterersearch.com 100票選為英國服務業最有影響力的名人。
由於英美兩國兒童肥胖問題漸增,為了解決此問題,傑米•奧利佛不遺餘力,提供學校健康食譜,因此,他於2012年獲得了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健康金杯獎「Healthy Cup Award」。


官網:http://www.fifteen.net/
Picture
緣起:
「Fifteen 倫敦店是我的寶貝,我別出心裁的構想。」,創辦人傑米•奧利佛曾如此說過。有鑑於在英國25歲以下弱勢青少年持續增加,傑米也想幫幫這些社會孤兒,讓他們有機會被社會接納、在社會立足。因此每年錄取15位勵志朝餐飲發展的弱勢青少年,透過專業訓練,使其取得廚師資格,此即「學徒計畫 Apprentice Programme」。
        傑米更於2002年成立Fifteen 餐廳,第一批學員共15位,這也是餐廳取名Fifteen的原因。Fifteen餐廳因此成為英國弱勢青年重啟人生的契機;經過10多年的磨練,已有超過300位弱勢青少年在此「畢業」,雖然有些人現在已與Fifteen失去聯繫,但也有些人甚至自己開餐廳、開設烹飪課程,可說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創新暨營運模式:
    Fifteen的「學徒計畫」,每年招募18位年齡層介於18至25歲的弱勢青少年至餐廳當學徒。傑米設計了一套獨特的訓練模式,以讓年輕人學習獨立自主,他鼓勵年輕人發展以工作為基礎的學習、以學習為基礎的工作,每位學徒必須受訓滿一年,受訓初期以學習課程為主,學校提供了各種烹飪知識課程,也要教導這18位年輕人基本處事、紀律觀念,也有一對一的輔導課程。學校課程結束後,學徒們便要回到餐廳實習,在廚師週這禮拜,每位學徒必須接管餐廳的廚房,以學習獨立自主的精神,每位學徒在Fifteen廚房內皆戴白色廚師帽,以便客人辨識。傑米安排2星期時間,讓學徒們管理其它合作餐廳的廚房,體會一體二面的管理技巧。這些課程對於本身有前科的學徒們來說,是他們一生轉型契機;他們如何在社會立足,做一個有用的人,亦是傑米創立餐廳的宗旨。
        傑米•奧利佛曾說,「我所投資在Fifteen基金會的每一塊錢,將會得到9塊錢的社會回饋!」Fifteen是屬於「雙軌制」行銷的社會企業,「基金會」與「企業」雙軌整合,也使Fifteen餐廳之盈餘發揮最大的效用。


影響區域/影響力:
        自2002年起,傑米的Fifteen餐廳培養了許多廚藝人才,學徒們除了待在Fifteen餐廳工作,有些人甚至向外發展,自己開餐廳、做節目,可說是美食人才的搖籃。旗艦店Fifteen 倫敦店 (2002) 餐廳的成功,亦促使傑米開設其它餐廳的動力,陸續在英國的康沃爾成立「Fifteen Cornwall」(2006)、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Fifteen Amsterdam」 (2004) 兩家分店。每一間餐廳的盈餘,重新投入當地當初提供舉辦學徒計畫資金之特定慈善組織,讓資金留在當地經濟發揮作用,以訓練下一代的專業廚師。在社會企業經營理念方面,Fifteen餐廳至弱勢族群尋找、培養人才,餐廳營業額交由基金會管理,商業、公益兩方面都有所發展,盡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本份。
    在2002年11至12月英國的第四頻道,撥出了一系列共五集的紀錄片,隨著傑米的腳步,記錄了他如何挑選、訓練這些弱勢青少年,翻轉他們的人生。本片後來有衍生出其他紀錄片,如:重返傑米廚房 Returning to Jamie’s Kitchen (2003), 及 傑米廚房-澳洲篇 Jamie's Kitchen Australia (2006)。後者記錄了墨爾本 Fifteen 艱辛的籌備、訓練過程,一直到開幕為止;該店的成立傑米只做幕後掌控,整個過程責成好友,也是大廚的Tobie Puttock 主持,該計畫訓練了一群16至24歲之青少年成為廚師,其間過程詳實紀錄了這些原本飽受貧窮、酒癮、毒癮所苦的青少年,如何與自己的過往對抗,在這群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努力翻轉自己的人生。
        班•查普曼 (Ben Chapman) 是一個重生青少年很好的實例。班在2004年從學徒計畫畢業前,原本是個不務正業的小偷,甚至販毒。有一次在家看傑米的節目,得知Fifteen餐廳與基金會招募學徒的計畫,便去報名。但他在受訓期間再度犯案,出獄後Fifteen並沒有放棄他,他認為Fifteen餐廳是他的第二春,在工作之餘,也讓他學習到許多處世觀念,他曾說過:「訓練團隊其實並無義務,他們是特地到此幫助我們的,我很感激!」。如今,它已成為學弟、學妹的模範,做菜工夫亦不輸老師傑米。
Picture
​未來發展:
由於傑米•奧利佛的名氣與成功,讓Fifteen餐廳聲名大噪,亦即代表弱勢青少年立足社會的機會增加了。傑米不可能幫助全英國每位弱勢青少年,但每一年那18位學徒成功地「畢業」,表示傑米當年度的成就。漫長的13年過去了,傑米學徒計畫「Apprentice Programme」不曾間斷,而此計畫已是國際公認的,也是許多其的社會企業的標竿,傑米曾提起:「這13年來,一路上也許有發生磨擦、挫折,經驗可以讓我們學習更多,應用方法也許可以改變,我們的目標卻始終如一。」。2016招募計畫已於2015年5月上線。


創辦人簡介:
傑米•奧利佛於1975年出生於英國,家裡經營小酒吧,在加上本身患有閱讀障礙 (Dyslexia),從小便立志要當廚師。他也曾經自組樂團,但成效不彰,無疾而終。16歲他決定就讀西敏寺餐飲學院,開啟了他的廚師生涯。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任職於Antonio Carluccio's Neal's Yard餐廳,因此也結識了他的人生良師Gennaro Contaldo,傑米日後開的餐廳,亦聘請Gennaro當餐廳主廚。這位義大利人讓傑米愛上義大利菜,他認為義大利菜的做法符合他的營養理念,更於2008年於英國牛津與好友聯合成立Jamie's Italian餐廳,該餐廳是目前傑米系列品牌餐廳最多分店的一家,遠在亞洲的新加坡、香港亦設有分店。
他的電視明星主廚生涯於1996年開始的,他的Christmas at the River Café受到BBC製作人Patricia Llewellyn青睞,電視成名作The Naked Chef於1999年問世,該作品的出版物亦成為全球暢銷書。許多人說他從事食物革命,眼見英國兒童半數以上愛吃垃圾食物,他也曾說「讓兒童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混蛋!」,有鑑於此,他發起「Jamie`s School Dinner」運動,因此設計兒童均衡營養午餐菜單,即使有些家長反對,但他的菜單迫使英國政府重視兒童均衡營養,他的影響力自英國、延伸至美國,甚至全世界!可說是兒童食物革命的代言人。2002年他成立了Fifteen公益餐廳,即於2003年,獲得了英國女王頒布的大英帝國勳章員佐勳章「MBE」,也印證了他的影響力。至今,他的節目不斷推陳出新,最新力作Jamie's Comfort Food八單元,教導觀眾拋開一成不變,如何做出極富趣味、豐富的團體美食。現今,他與妻子及四名子女於英國艾塞克斯郡(Essex)生活。


其他:
即使傑米•奧利佛成就斐然,外界對他仍是有批評聲浪,最為人熟知的是於2005年,他在節目中屠宰一頭小羊,卻沒有事先將牠昏迷,直接割斷牠的喉嚨,引起許多動物保育人士不滿,但他心直口快,甚至還說出「一個煮了將近2千頭羊的廚師,如果沒有親自殺過一頭羊,那他就不是專業廚師。」,此事件可以領略他直爽的性格。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fifteen.ne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thb-S-3L8
https://www.jamieoliver.com/the-fifteen-apprentice-programme/programme/apprentice_programme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Jamie-Olivers-Fifteen/15447317774
http://www.yelp.co.uk/biz/fifteen-london-2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ie_Oliver
http://www.jamieoliverfoodfoundation.org.uk/
http://issuu.com/fifteen/docs/14960-1_jof_about_us_brochure_a5_v10_aw_web
http://www.complex.com/pop-culture/2014/01/douchiest-moments-in-celebrity-chef-history/jamie-oliver-kills
http://www.changeupmerseyside.org.uk/hu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34




撰稿:楊庭芳 2015.06.04




翻譯機構 (Translated by):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
Taiwan Social Interest Action Association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enter,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本網站翻譯文章僅供個人參考使用。
如需下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不得改版或轉為營利用。


國家: 
 英國
0 評論



發表回覆。

    廠商介紹

    社企廠商介紹

    Archives

    十一月 2015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