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TSEIES)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

《故事沙龍》5|不浪費食代-格外有意思|陳其農、王馨妤創辦人

5/28/2016

 
Picture
Picture
​故事沙龍  格外有意思-王馨妤、陳其農
不浪費時代  食作檸缺無憾檸檬塔
 
檸檬蛋黃醬(熱熱吃是檸檬抹醬、冰鎮可以做成檸檬塔喔!):
  • 75g無鹽奶油
  • 150c.c. 鮮奶油
  • 2顆雞蛋
  • 6顆蛋黃
  • 200c.c檸檬汁
  • 2顆現磨檸檬皮 (可用刨刀器、或是用剪刀將皮剪下後剁碎,記得不要用道白色的部分,會苦喔!)
  • 160g細砂糖

  1. 奶油小火加熱,加入鮮奶油,持續攪拌均勻
  2. 將雞蛋、蛋黃、糖 (請不要用鋁鍋或是不沾鍋喔!)
  3. 3分鐘
  4. 5分鐘
  5. 期間必須不斷的攪拌喔!
  6. 完成!
  7. ~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現在大家桌上都有一鍋完成的檸檬醬了!
它不只可以做成檸檬塔,還可以做成沙拉醬。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檸檬塔跟「格外品」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的檸檬是在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採買的四季檸檬,水花用是用採用不分級的販售方式,這是格外有意思想要推廣的理念,跟達成的目標。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胡蘿蔔比司吉,這是用長了兩三隻腳的胡蘿蔔做成的,它們其實很可愛,但是因為不符合市場規格不被接受,所以我們把他做成比司吉來請大家品嚐。
 
另外有香蕉研究所的香蕉,六十多公斤的香蕉因為過熟,而無法配送。
彎彎的小黃瓜、烙烤南瓜、萵苣等等給大家做成豐盛的沙拉。
來自南澳仔精英自然農場的開花的芫荽。
Picture
現在讓我們來聽個小故事
上游有個市場,尾端岔開的蘿蔔、基型的小黃瓜等賣不出去的蔬菜都被丟進河裡,也都被木棒攔住了。
 
外婆看著奇形怪狀的蔬菜說:「開叉蘿蔔切成小塊煮起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抓一抓,味道也一樣。」
 
還有一些表皮受傷的水果,也因為賣相不好而被丟棄。
 
就這樣,外婆家大部分的食物,都仰仗河裡漂來的蔬果。
 
from佐賀的超級阿嬤
 
我們的廚房跟產地好像越來越遠,一些奇形怪狀的「格外品」就漸漸被丟棄。這就是「格外有意思」的開始。
Picture
我們將來會遇到很多糧食問題,但其實糧食不是生產不足,而是分配不均的問題。所以你會遇到60kg被丟掉的香蕉這樣的情況。一個農友、一個農田、一個季節就會有400斤蘿蔔腿的產生。
 
有些農友會問說「你們就是要做B級品。」可是食物不是通告藝人,不需要分A咖、B咖,希望食物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在剛剛的製作過程中我們已經經歷了兩種農業行為,
 
「吃東西是一種農業行為。」──溫戴爾‧貝瑞
如果吃東西是一種農業行為,我們希望他是一種好的農業行為,而不是暴力的農業行為。
 
食材如小黃瓜或彩椒,有機會拼湊做成美麗的晚禮服,但是蔬果不是衣服,經不起一再的挑選折疊。
 
我們希望回溯到食物的最源頭,台灣每年每個人的廚餘量約是96公斤,這些食物都是在什麼地方被浪費掉了呢? 我們在自己的餐桌上看到廚餘,會知道是浪費,可是有很多看不到的浪費來自於農夫根本來不及送到餐桌上的浪費,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食物的想像,而在農地裡就被淘汰了。
 
格外品是不符合市場規則的品項。
Picture
有的農友會把所謂「惜福品」打八折,但是一個紙箱一般放20斤小黃瓜,而彎彎曲曲的小黃瓜會壓縮可裝箱的重量,所以有些農友認為賣掉不如丟掉來的省成本。
 
我們不需要刻意挑出B級品,而是希望可以用不分級的方式購買農產品。
 
甚至是我們對農產品的不了解、誤解而不去選擇應該不需要被丟掉的食材。
 
「人是一種會吃、會思考、會享樂的動物,兒餐桌正是我們可以同時做這三件事的地方。」by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我們往往用眼睛去評判吃的東西,卻慢慢忽略到身體究竟需要什麼? 整個餐桌、農業究竟需要什麼?
 
有沒有機會我們在思考、享樂的生活當中,不只有看到直直的、帥氣的紅蘿蔔,也可以看到兩隻腳、也同樣好吃的紅蘿蔔。
 
我們想透過「食物X食作X食驗」去感受食物
Picture
食物X實物
陽明山上柑橘的故事
外皮有紅蜘蛛、微生物的桶柑,雖然醜醜的,好像不適合拜拜用,但其實完全不影響好吃的內在。
 
然而,隔壁農園的化學藥劑使用,使得果蠅都跑來老闆娘這邊叮咬果實,造成桶柑發酵,不能食用,只好自然落果。我們的飲食選擇,不只是影響了一個農友,實際上的影響更廣。
 
食作X實作
當小朋友參與過食作的過程,他以後就會更知道該如何去選擇、挑選吃下肚子的東西。
 
食驗X實驗
希望大家的廚房都可以變成一個實驗室。有一次我們給地瓜、南瓜、紅蘿蔔的麵糰,來請參與者做成四種顏色的麵疙瘩。
 
格外品田點(格外到閣內):當紅蘿蔔做成比司吉,大家就不會去介意它本來是不是有兩隻腳。希望能找一群人一起來思考、創意發想有刀疤的馬鈴薯、被牙蟲咬過的葉菜能夠變成美味的甜點。
有意思書廚(從餐桌到書桌):每個城市都有圖書館,為什麼不能每個城市都有廚房呢? 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公用廚房空間,邀請偶爾想做菜的朋友在不造成多於實務浪費的情況下能享受食作。
食作工作坊(由食慾到食育):帶大家逛市集,親手做食物。現在市場上沒有賣格外品,但透過帶領大家去認識食物,就能更有力的推動不分級購買的理念。
Picture
農友容易為了顧及品質,或是運送、放置的時間而將格外品淘汰掉。
 
在食物被丟掉、成為堆肥的同時,我們不要忘了農友所投注的成本,也會造成好食物變貴的情形。當美一次生產都有四成品要被丟棄,相對的成本就會轉嫁到另外六成的產品上。
 
每一年的食物浪費所耗費的水量等於十萬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
食物浪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等同於世界第三大國的產量。
 
小黃瓜為什麼會彎曲? 可能因為日照強烈、碰到土壤、被葉子遮住、養費分配不均等等。
 
讓我們一起成為物盡其用、物有所用、夠用就好的吃飯大隊!
  1. 不分級農產品的後援機制
  2. 格外品友善加工的品牌
  3. 食農工作坊的團隊
  4. 一個開放的共學共食空間
Picture
Q: 請問現在有沒有一個工作地點?
A: 位於南萬華的工作室,不過目前在整修,大約七月的時候會跟餐廳合作,一邊吃東西,一邊把食物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另外會在中正紀念堂有工作坊。板橋的綠色生活館、田裡有腳印等地方辦工作坊。
 
Q: 能不能稍微介紹一下一開始怎麼會關注這個議題?
A: 兩位創辦人在大學最後一個學期一起修課,陳東升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二十年、三十年後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台灣? 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當時因為很多農地問題跟食安風暴,所以選定了食物浪費這個主題。消費端上的浪費是大家比較會看到、意識到的,生產端的浪費卻很容易被忽視。
 
Q: 請問中間是否會遇到果農的不諒解、或是消費者不太能接受?
A: 農友端比較沒有遇到不諒解的問題,需要溝通的比較是量,因為人手有限,所以一下無法處理太大的量。消費端則會希望有預估每季格外品的量,但是這不是可以預估的。在消費者這邊則是覺得格外品就應該要便宜,這就是格外有意思想要去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價格,更看到價值。尤其格外品的種植成本並不會因為是格外品而打折,也不希望大家是基於間便宜的心態才去購買格外品。
Picture

「格外有意思」的原料來源都選擇有善耕種: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不下化肥,不只對人友善,也對環境友善。
 
接下來請大家自我介紹、然後分享為什麼今天會來參加這個活動。
 
其農想要回應大家的分享:
今天主要幫大家處理雜務,也看到大家的互動也發現,我們都很喜歡蔬果最原本的味道。很多人是被檸檬塔吸引來的。平常在生活中就是擔任廚餘桶的角色,但光是這樣並不會有格外有意思。課程中瞭解了農業的現況,做了更多的研究,現在希望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把彼此不同的需求做串連。很多夥伴喜歡做料理、烘培、甚至要開餐廳的,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切入這個議題,之前有遇過一位秘魯的廚師說「做菜就是一門政治學」,誰說一定要做政治人物才能改變世界,在廚房拿著鍋碗瓢盆也可以改變世界,做「明日的廚師」。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努力!
(文字記錄/志工郭佩函、校稿/志工余賢哲、攝影/何慕晨)

Picture


評論已關閉。

    故事沙龍

    我們希望營造一個討論空間,所以也跟坊間一般的講座模式不同。
    希望能讓講者和觀眾激起更多的創意和討論,快來報名參加吧!
    一起來聽草地(毯)上的故事
    嘴飲專業咖啡師現煮咖啡,耳聽新創社企團隊動人故事,身坐超柔軟草地
    適合扶老攜幼攜家帶眷內用外帶送禮自用(誤
    歡迎自備食物來與大家同樂唷~~

    月份

    十一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widget @ surfing-waves.com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四段101巷12弄7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聯絡電話 | 02-8287-0058#蕭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投稿信箱 | [email protected]

青春舞鶴咖啡園
聯絡電話 | 02-8287-8255# 王小姐
服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Contact Us

    Subscribe Today!

Submit
  • 認識學會
    • 學會介紹 >
      • 學會大事紀
      • About TSEIES in English
    • 加入學會
  • 我們推動的事務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 >
      • 永續發展國際觀察專欄
      • 社創播播Podcast
      • 永續社企創新發展學院系列課程
    •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 社會企業學術研討會
    • 社創論壇
    • 青春舞鶴 >
      • Woo-Hoo大小事
      • 參訪活動
      • 一起夢想計畫
      • 洄瀾待志-青年培力
      • 青舞共好館商城
      • 揮舞慶鶴計畫
      • 已截止-好撒馬利亞人青年培力計畫 >
        • 💞已截止 好撒募款計畫
  • 社企知識庫
    • 胡老師專欄
    • 社企小品
    • 報導專題
    • 翻譯文章
    • 學會出版品
    • 社企Q&A
  • 支持我們
    • 線上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