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超/光原社會企業-創辦人
王鵬超,四十多歲,身形巨大但行動靈活,擔任光原社會企業董事長。做為台灣第一家把「社會企業」鑲嵌到公司名稱裡的董事長,即使成立第二年就損益兩平,並從2010年獲利迄今,他仍不斷思考如何為阿里山的鄒族等原民朋友作更多事、找更多出路,成為台灣社會企業的模範。
----
說到了去國外服務,王鵬超先生引用了創辦人神父的話:一個人能夠去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事。原來與光原合作的阿里山農夫,會自付一半的機票錢,到菲律賓、印尼等地教授當地居民耕作技巧,雖然這些經驗只能變成他們往後喝酒的話題,但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是不同凡響的。
對於開墾印度與菲律賓,王鵬超大哥還設定了各階段的方向,例如:先去解決水利設施的問題(印度人因為飲用水不乾淨而平均壽命較短),再去思考如何肥沃土壤,然後去了解當地優勢的作物是什麼?(如紅妃木瓜雖然皮厚又不甜,但因為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運輸,被摔壞的風險較小,所以在印度的銷量極好),等基本的設施與調查完成後,才讓微型貸款制度進去,讓當地農民可以自力更生。
光原也同時在活動中徵才,希望讓願意去國外駐點,可以深入的田野調查、並仔細寫報告的朋友,與王鵬超大哥聯絡,加入光原的一份子,並享有一年補助一個月出國度假機票費的福利!
王鵬超,四十多歲,身形巨大但行動靈活,擔任光原社會企業董事長。做為台灣第一家把「社會企業」鑲嵌到公司名稱裡的董事長,即使成立第二年就損益兩平,並從2010年獲利迄今,他仍不斷思考如何為阿里山的鄒族等原民朋友作更多事、找更多出路,成為台灣社會企業的模範。
----
說到了去國外服務,王鵬超先生引用了創辦人神父的話:一個人能夠去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事。原來與光原合作的阿里山農夫,會自付一半的機票錢,到菲律賓、印尼等地教授當地居民耕作技巧,雖然這些經驗只能變成他們往後喝酒的話題,但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是不同凡響的。
對於開墾印度與菲律賓,王鵬超大哥還設定了各階段的方向,例如:先去解決水利設施的問題(印度人因為飲用水不乾淨而平均壽命較短),再去思考如何肥沃土壤,然後去了解當地優勢的作物是什麼?(如紅妃木瓜雖然皮厚又不甜,但因為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運輸,被摔壞的風險較小,所以在印度的銷量極好),等基本的設施與調查完成後,才讓微型貸款制度進去,讓當地農民可以自力更生。
光原也同時在活動中徵才,希望讓願意去國外駐點,可以深入的田野調查、並仔細寫報告的朋友,與王鵬超大哥聯絡,加入光原的一份子,並享有一年補助一個月出國度假機票費的福利!